“在配用电环节应用经济高效、敷设灵活的电力无线宽带专网(简称“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电网业务与性能需求,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球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市场耕耘20余年,掌握了118项无线专网LTE技术创新专利的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能达”)行销部总监徐廷光告诉记者,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是连接电网信息,实现电网智能化功能的关键环节。为切实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未来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需实现“全面融合、智慧决策、平滑演进、多模智能”,而新一代的“融合组网”的方案便能更好地实现以上需求。
智能电网建设向配用电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推进,其发展重点正向配用电智能化方向发展。”徐廷光表示,建设智能化配用电的最佳路径是应用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
事实上,该方案已广泛用于发电、输电、配用电等智能化电网环节。一定程度上讲,研发先进、完善的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已成为智能化配用电建设的首要内容及核心环节。
此前,配用电环节主要以无线公网方案进行信息连接。这种方案存在系统不稳定、可用带宽小、数据传输时延大,且网络可管理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因专用特性,能保障用户占有通信系统的全部带宽,并能实时控制、有效管理网络,且能有机融合电力行业的安全方案,是当前构建高速、可靠、灵活的智能电网,解决配用电侧全覆盖、全采集的最佳方案之一。
“融合组网”方案将开启智能电网建设新时代
一直以来,无线专网智能化方案主要采用基于230M、1.8G频段的LTE技术产品,LTE是其目前主流应用的技术。
“近两年,电力行业在配用电环节广泛测试、试用的是1.8G频段LTE技术设备。”徐廷光说,不过,由于频段共享的政策问题,电力用户很难获批该频段的使用权,同时其频段高,基站覆盖范围小,组网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以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方案推广力度已明显放缓。
近年来,业内对230M频段LTE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此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无委”)在230M频段给电力行业分配了40个频点1兆梳状频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电力用户对该频段的唯一使用权。今年以来,国家无委积极支持电网公司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更多闲置的230M频段,以获取更大吞吐量的诉求。230M频段的LTE技术或将由此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其频段较低,基站覆盖范围大,组网成本低,已成为配用电智能化组网的最佳选择。
“就在业内开展新一轮230M、1.8GLTE技术发展部署时,海能达针对电网特色需求,开创性地提出了230MLTE+1.8GLTE宽窄带智慧融合专网解决方案。”徐廷光介绍,该方案一出炉就获得了业界、学界一致高度的认可。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该方案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开启“融合组网”的新时代,通过在配用电环节同时发挥230M、1.8GLTE技术各自的优势,有望加快建成更加坚强的智能电网。
“融合组网”方案仍待攻克相关难题
“融合组网”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230M、1.8G频段LTE技术各自的优势,以及统一管理的便捷性。
“所谓的融合,首先是1.8G宽带数据与230M窄带数据的融合。”徐廷光表示,在实际应用中,主城区可用1.8GLTE网络负载信号较好的终端业务,剩余的业务则可用230MLTE网络负载,并以1.8G频段的大带宽做回传通道。在郊区或农村,可全部采用230MLTE网络负载业务。这就实现了配用电智能化建设的重点区域全覆盖、数据业务全覆盖。再就是,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融合,既能提供不同带宽的数据业务,又能提供用于指挥调度等的语音业务。
“统一管理则是指中心侧与终端侧的融合。”他说,在该方案中,宽窄带两张网络可共用一套核心网、网管和集群调度系统,终端同时具有宽窄带数据、语音集群功能。这样就能最经济地建设一张覆盖城区、郊区和农村的无线专网,实现配网自动化的“三遥”、集抄、用采、负荷控制等功能。
“融合组网”方案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一般企业通常只掌握或宽带或窄带技术,而宽窄带技术之间的壁垒几乎是不可跨越的。”徐廷光说,海能达自创建以来,已在宽带、窄带领域全部掌握了行业最尖端的技术、方案及应用经验,因此成为了当前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提供“融合组网”方案的企业。
面对这项世界性的成就,他坦言,“融合组网”方案目前仍存在技术难点,例如该解决方案同传统的1.8GLTE技术方案在各网元功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全面、深度融合,做到对基站、终端等的统一管理,是一项有待突破的难题。
徐廷光透露,海能达预计在今年年底正式发布该解决方案。目前,其正同业内相关科研机构、集成商等深入讨论、完善方案的相关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