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MT-2020(5G)推进组正式结束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相关测试,作为率先开展5G相关研究并推出无线原型机和网络切片概念的厂商,爱立信顺利完成了高频关键技术和网络切片技术的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预期。
高频速率符合ITU需求
根据ITU的愿景,与目前的通信系统相比,5G将有100倍以上的联网设备数量增长、100倍的传输速率提升、1000倍的数据流量增长,传输时延则将小于1毫秒。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利用高频段的丰富资源已成必需。
据了解,本次测试中爱立信在15GHz频点,采用最新一代高频端到端样机,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针对定点视距环境、定点非视距环境、移动视距环境、移动非视距环境和覆盖遍历进行了测试,并对超大带宽、波束赋形、波束追踪和多用户MIMO等关键功能进行验证。
测试结果显示:室内单终端峰值速率可达15.1Gbit/s,两终端同时工作峰值速率合计可达23.1Gbit/s,视距/非视距环境平均下行吞吐量分别为7.7Gbit/s和4.3Gbit/s;室外单终端峰值速率可达11.4Gbit/s,两终端同时工作峰值速率合计可达21.1Gbit/s,视距/非视距环境平均下行吞吐量分别为7.2Gbit/s和5.1Gbit/s;高频环境下可有效支持波束跟踪和切换。
ITU在5G愿景中提到,利用高频段通信可实现10Gbit/s~20Gbit/s的速率,爱立信的测试结果证明,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满足这一峰值速率指标要求。
“爱立信的高频技术测试很全面、很细致,测试结果完全达到预期。同时虽然是原型设备,但是测试结果证明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爱立信5G专家刘愔表示。
网络切片表现获得高度认可
在核心网侧,爱立信完成了网络切片技术的测试。据悉,爱立信的5G核心网测试于2016年8月29日和30日在爱立信上海办公室5GCoreLab进行。测试系统运行在以爱立信云平台架构为基础的爱立信虚拟化EPC产品和自主开发的网络切片管理器上,无线和终端设备采用爱立信vDallas仿真测试软件,硬件采用通用的戴尔x86服务器和ExtremeDC交换机。
测试中,爱立信实现了基于切片管理分层架构完整的网络切片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包含构建和激活,运行状态的监控、更新、迁移、共享、扩/缩容和删除切片等。此外,还实现了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切片在多数据中心的灵活部署。
爱立信5G专家李娜表示,网络切片测试验证了作为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网络切片能够很好地支持不同域的隔离,支持差异化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并且极大地降低市场引入时间。同时也验证了基于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云架构,以及网络切片和协同管理,能够促进运营商网络基于一个通用平台向ICT转型。
已参与第二阶段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刚刚宣布,第二阶段测试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根据IMT-2020(5G)推进组的计划,下一阶段5G核心网测试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面向国际标准化的切片技术、移动性管理技术、会话管理技术和QoS等整体技术方案的测试;第二,针对基于虚拟化平台的5G核心网设备转发性能和可靠性测试。在空口方面,测试重点是3.5GHzNR的系统验证。
据悉,爱立信目前已经做了积极准备,进行原型开发。除此之外,爱立信还在积极参与第二阶段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讨论,贡献技术方案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