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走过十五载 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齐发展

   日期:2015-08-27    
核心提示: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18号文)出台,集成电路成为国家战略支持的产业,吸引了一批怀揣理想的半导体人回国创业。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张江打下第一根桩,用13个月时间建成第一座工厂,创下业绩建厂最快速度。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18号文)出台,集成电路成为国家战略支持的产业,吸引了一批怀揣理想的半导体人回国创业。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张江打下第一根桩,用13个月时间建成第一座工厂,创下业绩建厂最快速度。

历经15年,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向全球客户提供0.35um到28nm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设有四家制造基地,每月共生产264,000片8寸等值晶圆。除大陆外,中芯国际在日本、台湾、香港、以色列、意大利、美国圣克克拉市以及奥兰治镇设有销售代理处和客户服务中心,全球雇员超过11,000人。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上,中芯国际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截至2015年8月,中芯国际申请专利10302项,授权4584项,其中,14nm FinFET专利拥有和申请数量位居全球十强。

2015年8月24日,中芯国际在上海总部举行主题为“芯途绽放”的15周年庆典,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首席执行官董事邱慈云博士与管理团队一同出席,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海思半导体无线终端事务副总裁吴波,灿芯半导体首席营运官徐滔,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上海半导体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到场庆贺。

回想2000年,中国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停留在 0.35um,国际上的主流技术已经到了0.13um,中芯国际从0.18um工艺切入,将工艺节点一下子提前几个世代。至今,中芯国际已经引入6代工艺技术,0.18um、0.13um、90nm、65/55nm、40nm以及28nm,中芯国际已然成为国内首个提供28nm PS和HKMG先进制程技术,为海外及国内客户提供完整的28nm制程服务的纯晶圆代工企业。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现场表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芯国际在高通的供应链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双方的合作使我们扩大了在中国芯片生产的规模,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土及全球市场的客户对于高性能、低功耗移动终端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邱慈云博士回应称,“双方在 28nm领域的突破,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意义非凡。”

双方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28纳米。今年6月,中芯国际与华为、imec、高通公司共同建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公司,以14纳米先进逻辑工艺研发为主,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研发平台。一直以来,中芯国际在持续开发和做 FinFET晶体管验证,在14纳米FinFET专利拥有和申请数量位居全球十强。

对于中芯国际未来的展望,周子学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中芯国际过去的发展十分不容易,接下来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一方面加快步伐,继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进一步壮大我们的力量,朝着国际一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目标迈进!”邱慈云博士则讲道,中芯国际实现连续三年业绩增长,未来还将以中国领先,世界前三的半导体厂商为目标,引领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发展。

十五年,对于中芯国际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作为中国半导体届的排头兵,2020年达成《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的16/14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的目标,才是重中之重。在中国“大基金”的启动以及各地基金的相继成立,整个政策、投资环境一致向好,希望中芯国际能够抓住这个特殊时刻,坚持创新进一步发展壮大。

周子学、邱慈云代表中芯国际公司向任职满15年的员工送上金质奖章,表彰他们在岗位上十五载如一日的坚守、长期不懈的辛勤工作。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