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可谓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作为中国代工企业的巨无霸,长期以来富士康被贴上“血汗工厂”标贴,员工因不堪压力,跳楼事件时有发生,富士康对外宣传低调谨慎,再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员工因要求加薪而起的罢工潮此起彼伏,富士康也一直在寻找更加经济的生产模式,不断地把工厂往劳动力廉价的偏远地方迁移,但这种候鸟式的迁徙又岂是长久之计,如何走出这种矛盾的困境,事实上,富士康一直都在做着这方面的探索。
富士康的困境
郭台铭曾拆解富士康高速增长的秘密,在于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即找到美国苹果、芬兰诺基亚等大客户,并利用中国低廉而勤奋的劳动力生产。这个成功模式可能走到尽头,因国内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
富士康连十二跳事件,凸显了过去二十年来郭台铭自创最成功的代工模式已遇到瓶颈,一方面也显示台湾电子业以中国大陆为低价劳力优势的代工及加工形态的产业,已面临严厉挑战。另一方面,大陆作为世界生产基地的阶段性任务,似乎也达到了尽头。
用工难、用工荒导致人工费用迅速上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显示,2012年,广东深圳工厂员工的人工费(包括社会保障费等)为每人 6563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70%。面对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上涨,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正逐步将生产线往大陆转移。重庆、成都、郑州相继被富士康相中,而最近一次,富士康选择了人力成本最为低廉的贵州。
在过去十年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也新建了工厂,时不时就会面临招工困难。华盛顿公平劳工协会首席执行官奥雷特·范希尔登称:“我交谈过的每家公司都遇到劳动力市场紧张的问题,富士康选择转到人口大省,并认为有足够的劳动力供给。但他们发现,年轻一代已经不想在工厂劳动。”郭台铭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单调重复、薪资低的装配线工作,使得富士康难以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工人。“网络时代带来的观念改变,让现在年轻人的劳动习惯也变得挑剔起来,这对讲究纪律性和执行力的制造业,显得更加艰难。”富士康发言人刘坤说, “我们只有在人和环境之间找到一个趋于和谐的方法,自动化是包括富士康在内的所有制造企业都必须追逐的事情。”
解决劳工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是,提高自动化程度,让机器人代替人工。郭台铭曾在2011年公开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 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但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进展并不顺利。这也就意味着,富士康短期内将难以停止迁徙的步伐。富士康需要不断考虑的是:下一个成本更低的工厂设在哪里?或许不一定要在国内。
来自富士康菁干班(富士康针对从著名大学本科生中招聘来的储备干部人才的统称)的一篇论文认为,富士康自动化阻力来自三方面:开发自动化设备成本高、工序间检验难以进行以及自动化存在经营风险。
百万机器人计划
富士康为自动化备战多年。2006年前后,郭台铭办公室就聘请了一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实验室的自动化技术专家专职富士康机器人研发,于2007年1月15日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在运作的第一年,这个隶属于鸿超准事业群的单位就制造出A-05、A-16和S-05三种机器人系列的雏形。到2009年,三个系列的 FOXBOT已经迅速发展出A、B、C、P、S、F等6个系列,接近15种具体的工业机器人。它们被重点应用于堆栈、上下料取放、喷涂、输送、装配、搬运、小负载搬运、打磨、贴膜、抛光、油压等工序。2010年该系列工业机器人于山西晋城富士康工业园批量生产,这直接促成了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成型。
按这项计划,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Foxbot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2012年初,郭台铭在考察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证实,富士康已经启动“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计划。
富士康先后于深圳总部、华北区、华东区密集举办三届自动化展,遍邀全球著名自动化制造商到场。自动化展会上,富士康首次对外提出“四化”:效率化、自动化、合理化、无人化。很快郭台铭向外界公布了富士康三年内打造“百万机器人计划”,并提出“省人化新思路”。
富士康之所以有底气全面叫停招聘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其人工与自动化生产线分工上的调整。自从郭台铭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后,一些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机器人的富士康工厂已经显现出了效果。原先需要二三十人的组装线,如今可缩减到5人,所做的工作也仅是操控机器人,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机器人可持续工作,便于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面对诸多利好,富士康也正积极地实施从“手工时代”迈向“机器人时代”的发展战略。
富士康发表有关自动化的声明,也许也可以视作是其施压各地政府实施更多政策来帮助它带来稳定的劳动力的方式。富士康回应称,其自动化计划旨在帮助它生产更多精良的产品,并提高劳动力的工艺。富士康正试图将机器人应用于比较危险的生产工序,鸿海也在研究将自动化生产技术用于生产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如面向企业市场的产品。
在技术上,富士康从不公开示弱。郭台铭罕有地描述富士康工业机器人研发状态的言辞之一,就是向媒体表示,机器人制造基础在于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而这五项技术现在富士康都有。
虽然郭台铭对百万机器人计划抱有很大的希望,也很有信心,但很多高管还是对大规模上马机器人持反对意见。因为自动化的最大难点之一是生产线要重新设计。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即指出:“从手工到自动化,在生产模式上会有改变,这种改变很复杂,不能完全复制人的模式。”
在富士康,有些工位看似简单,但无法自动化。尤其是需要弹性和即时判断的工位,目前机器人还做不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富士康事业部对上马机器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部分现有工序还不适合用机器人”。
当然随之而来的外界压力,富士康也不得不去面对,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消息传出后,外界猜测可能引发富士康大幅裁员。不过,据行业人士分析说机器人承担的是大多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长期来看,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有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压力大、却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也能在新的岗位上释放出员工的创造力。更何况这些机器人将主要用在喷涂、焊接、装配这样的工作上,工人们也能有效降低接触到的有毒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精准的机器人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能提升良品率使得代工产品质量更稳定。面对这样的结构调整各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截至目前,富士康还没有自主研发智能机器人,而智能机器人在富士康生产线上应用也不多。现在富士康转变策略,加大了自动化产品外购的比重:即“低成本机器人”更多购置市场上的半成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而智能化机器人则全依赖外购。
目前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机器人的不稳定、精确度乏善可陈,很多复杂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属外壳,仍需要人工操作。
富士康变身富智康
5月30日,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38.HK,下称“富士康国际”)股东周年大会在香港如期举行,这是富士康国际存世的最后一天。此后,该公司将更名为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改为FIHMobilelimited,下称“富智康”)。
表面上,富智康不过是改了个名,但背后,作为富士康国际控股母公司鸿海董事长的郭台铭,其孤心苦诣筹划的“去苹果”战略三部曲已进入最后阶段,当然,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在苹果产品不断大卖的近四五年来,鸿海营收的四成已与苹果相关。2013年一季度iPhone5销售不畅,鸿海来自苹果的订单减少,因此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9.21%。这被视为一季度苹果公司iPhone5销售不畅导致鸿海苹果“依赖症”凸显后,郭台铭采取的又一“去苹果”化举措。
作为富士康科技的子公司,富士康国际并不是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公司的目标是发展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并将之和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相联系。要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强调“智慧”的科技转型可能是更名传递出的另一个信号。
受到多重负面因素的影响,富士康目前亟须改变其形象,更名是一种方式。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富士康谋求转型。由于苹果业绩下滑,竞争对手和硕科技异军突起,迫使富士康一方面要增加其传统代工业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则要改变业务结构,以摆脱"血汗工厂"的地位。因此,“富智康”更重要的或许是向市场传达出富士康正在向智慧型企业转型的信息。
欲在美国建设工厂 自动化转战海外
受于大陆的劳动力成本提升,富士康也在冥思各种解决办法,比如引入机器人流水线计划,但真正实现还遥遥无期。机器人适用性并没有达到业界期望中的程度。在价格上,成本还保持在较高的价格趋间,虽然国产机器人普遍成本在16万左右,与国外动辄几十万一台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价格优势较大,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国内市场接受度并不高,采购成本降低也就无从谈起了。
即使富士康现在已有自产机器人,但是不可能向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以成本甚至亏本价来保证生产需求,国外专家指出,工业机器人真正大规模的普及还需要大概10年时间,到那时成本及适用性都将有非常大的提高。
不过,即使“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富士康面临日益增长的人力及生产成本,并没有放弃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方向的努力。
现在,它有了更实际一点的办法据外媒报道,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富士康将投资40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建造机床自动化生产工厂和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力支撑企业未来自动化转型步伐。
富士康此举主要是由于目前大陆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同时高端人才短缺。富士康将会在美国东西海岸建设两家工厂,主要从事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制造。郭台铭也表示在美国建厂主要是转移高端技术型工作,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同时这也将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