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杨叙:智能终端因体验而变

   日期:2012-05-17    
核心提示: 推动终端和云端智能化的发展,均需要强大的计算力。晶体管是计算领域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去年以来,英特尔已经在22纳米制程上推出了3-D晶体管技术。这可以说为整个行业继续创新奠定了基础。今年第三代酷睿处理器,明年的手机系统芯片(SoC)都将采用这一技术。有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我们就有信心使英特尔架构支持从云计算到超极本、智能手机等未来各种智能设备的演变,满足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升级的全面需求。

  最近为了能更多地了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我尝试把iPhone换成了三星GalaxyNexus,感觉屏幕大了许多,使用体验也非常不同。身边有同事买了一款屏幕更大的GalaxyNote,拿来打电话似乎也并不嫌块头大。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只是当前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中的几例,它们各有定位,用户各取所需。从中我感觉到之前想过的一个趋势正在加速,就是计算力的扩展、应用的延伸、体验的升级,正不断显现出个性化互联网的张力,加速智能终端的演变。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个性化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正在发生哪些演变?个性化互联网的特点,是用户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获取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最终实现个性化体验。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个性化体验为目的,这与过去以设备、数据为中心不同。二是人机关系变成“一人多机”,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选用不同的设备,这与PC时代“一人一机”也大不同。此外,个人定制的应用程序、内容和服务,可通过不同智能设备来体验,而且体验效果是连贯、一致的。

  过去,我们用PC是以工作学习为主,用平板是以娱乐为主,用手机是通话为主。今后,手机可能90%以上的应用功能与通话无关,用平板也能工作,用超极本也有极致的体验。工作和娱乐、计算和通信的功能界限也许不会那么明显,一个设备上有更多跨界的功能。

  微软的Windows8出来之后,市场上将会出现超级本创新的热潮。消费者将会看到更多优秀的跨界设计,体验到更多方便、更多有趣的应用。

  “一人一机”还是“一人多机”,消费者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多大的屏幕,完全是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应用场景而定。我经常被问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会不会取代PC?我想说,这是传统的分类,当设备形态多样化甚至跨界创新之后,我们就应该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市场了。

  今后用户需要的是“互联计算”体验,具有高度智能化、一致性、主动感知、安全可靠的特征。体验的一致性很重要,同样的应用在不同的设备上都可以体验到一致的效果,设备与设备之间需要开放性的架构,使上面搭建的应用、服务保持一致。而且当所有的设备连到互联网上,局端的云计算也是智能的,能够主动感知用户接入的是什么设备、屏幕尺寸多大等,然后将匹配的内容和服务整合好,推送给用户。

  推动终端和云端智能化的发展,均需要强大的计算力。晶体管是计算领域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去年以来,英特尔已经在22纳米制程上推出了3-D晶体管技术。这可以说为整个行业继续创新奠定了基础。今年第三代酷睿处理器,明年的手机系统芯片(SoC)都将采用这一技术。有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我们就有信心使英特尔架构支持从云计算到超极本、智能手机等未来各种智能设备的演变,满足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升级的全面需求。

  在个性化互联网时代,人们个性化体验的需求将得到更大程度满足,创新的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这一趋势给信息通信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揭示了全新的、更大的机会——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许多厂商不仅要考虑垂直整合、把最好的体验提供给用户,也要考虑横向的合作,如何在开放的架构上构建一致性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C消费市场、智能手机市场和互联网市场,在个性化互联网浪潮中,掌握中国用户丰富的个性化需求,本地产业链就有机会立足中国,引领全球智能终端设备的创新、演变大潮。这真是激动人心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而我们正身处其中!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