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芜湖第一”系列报道· 第一家产品上太空的企业
相信不少人仍记忆犹新: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当年11月7日,卫星第三次实施近月制动成功,标志着承载中国人千年奔月梦想的“嫦娥一号”成功进入工作轨道。中国航天史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嫦娥”所用的航天电缆上,清晰刻着芜湖制造字样。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科技研发,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不仅相继为“神五”“神六”火箭、飞船及地面测控系统配套,更伴随着“嫦娥一号”实现了国人的飞天梦。
芜湖电缆助“嫦娥”奔月
2007年11月,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的生产车间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封发自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确认了该厂的电线电缆作为桂林航天电子产品的组成部分,随着“嫦娥一号”顺利升空。感谢信说:“我公司在承担任务中,得到了贵厂的大力支持,你们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公司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了保障……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工作之际,特对贵厂为国家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和大力协同的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之前,该厂生产的特种电线电缆已相继为30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计划和高新工程配套,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6月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开机生产,产品定位为高科技,立足“偏、特、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厂产品配套涉及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工业等诸多领域,其中40多项为国防高新、国家级重点工程配套。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产品更是在国内具有唯一性。
自主创新添加澎湃动力
谈起这8年的发展历程,何成龙十分感慨。年产值从2000年的不到10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5000多万元,客户从初创时的“一个半”扩大到目前庞大的客户群,其中的每一步跨越都艰难而坚实。
特种电缆配套是个特殊行业,具有产品品种与规格多、批量小、研制生产周期短等特点,这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是一种严格考验。企业创立之初,资金短缺、技术装备差、专业技术人员少等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为解决技术难题,该厂向上海电缆研究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借脑”,同时邀请专家来厂指导、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进行科技研发。
今年,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将抓住扩建的契机,积极筹划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力争5年内成为特种电缆第一配套商。□本报记者 王磊 实习生 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