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贝加莱学界联盟”杯自动化应用竞赛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日期:2007-08-28     来源:中国测控网    

  自2007年3月份首届“贝加莱学界联盟”杯自动化应用竞赛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参赛的各位选手通过努力已经完成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MATLAB下算法的验证。目前竞赛活动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了,竞赛用的硬件装置已经发到各个参赛选手的手中了,选手们设计的算法将在此装置上得到实际的验算。

  本次贝加莱提供的这套温控实验装置,控制对象带有4个温度区,其中三个成组在控制对象的左边,一个在控制对象的右边,每个温度区带有一个加热器、一个温度传感器,其中左边三个温度区还带有各自的冷却风扇。现在参赛选手将各自设计的算法,集成到控制,操作一体的人机界面中,控制装置中的风扇和加热器,实现控制对象温度的离线和在线的整定。

  为了确保本次“贝加莱学界联盟”杯自动化应用竞赛的权威性,公正性,8月初我们邀请了知名的专家、教授作为我们竞赛活动的首轮评审专家(具体介绍见下),对竞赛论文的先进性,学术性,规范性和应用价值进行第一轮的评审打分。9月中旬,我们将根据专家的评分和意见,公布第一轮入围选手的名单。

专家名录:

  顾幸生教授, 1982年7月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7月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过程控制专家蒋慰孙教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理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自控中心站第六届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自动控制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十多年来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系统工程、柔性过程系统的生产计划与调度、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化工过程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分布参数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控制理论及应用、现代优化方法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上海市曙光计划、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二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00多篇论文被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

  韩正之教授 1982年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年华东化工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进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应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1990年12月出站。1990年12月评为副教授,1992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任命为第五批博士生导师,同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9月到1996年9月在美国休士顿大学和加拿大爱德蒙顿大学工作,为访问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1992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1994年获全国杰出博士后奖励基金,2000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奖。主要研究兴趣:控制系统设计理论与应用。主要成果:建立控制系统的(A,B)特征子空间理论,给出例子说明非线性系统不成立分离设计,建立非线性系统降维观测器的设计条件。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科技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两种,参编教材两种。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培养博士15名,硕士6名,担任2名博士后联系教授。

  周政新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随后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96年评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现任教育部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指导委员会电子分会组长。
十多年来从事大电机绝缘监测、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控制与优化等领域的理论及应用,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的教学研究。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2004年),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二等奖一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2001年),2000年获得宝钢优秀教育奖。至今出版教材三本,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为硕士生导师。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