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装置能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做些什么

   日期:2006-10-09     来源:中国测控网    

最近,美国政府宣布,所有汽车必须在2011年9月以前配备有防止翻覆的电子稳定控制装置(ESC)。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局长纳森说,继安全带之后,最可能拯救生命与避免伤害的安全科技莫过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他表示,汽车全面加装电子稳定控制装置的新规定将实施强制落实,在2011年9月以前涵盖市场上的所有车辆。

  从央视新闻联播的电视画面上,我们确实看到了这种装置的威力,它能有效控制正在行驶当中的车辆的稳定性,在急转、急刹的情况下有较强的平衡稳定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路面的翻覆交通事故。据透露,如果路面上所有车辆都装上这种装置之后,美国每年将使交通事故减少50%以上。

  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小小的装置,将减少一半的事故!尽管只是一个预测,也足以令人鼓舞!

  当我们被号召“压”上路面的时候,被动员开展一个又一个“统一行动”、“专项整治”的时候,当我们还沉陷在“人海战术”不能自拔的时候,美国人又用科技出了这着妙招。每年只有一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美国想到了,为什么每年死了十万人的中国却没有想到?除了“全警上路”,除了“严管重罚”,除了“高压态势”,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我们就没有更好的更直接的措施了吗?

  前段时间,笔者偶尔看到一篇国内科技论文,叫《通过大数定律,建立交通事故的预测模型》,作者通过对交通事故属性的分析,尤其是把交通事故发生日期的属性独立出来,为交通事故的预测提供了可能。通过引入大数定律,建立起了交通事故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出事故的时间、等级、类型,并能够提供很好的预测精度,为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设施改造、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作者通过对北京西二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历史交通进行了一次滚动推断,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均达到95%,是一种值得继续探讨和完善的事故预测方法。

  文章的科技含量和操作性都很高,可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引起各方重视,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还有,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是一种能够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的电子装置。行驶记录仪能够实时地记录车辆运行和驾驶员驾驶活动的有关信息,通过对车辆行驶速度、连续行驶时间、里程和其他运行状态等有关信息进行检查、监控、反馈和互动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驾驶员的行驶时间、行车速度、行车路线等进行全方位的约束和控制,遏制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规范车辆管理。目前,在车辆上安装这种“黑闸子”在国外客运企业已经普遍强制应用,可在国内,还属于民间自愿阶段。

  我们整天叫着要预防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惯用的手段好象就是高强度使用现有警力,甚少见到有人或者有政策引导从科技方面入手,将交警从繁重的整治中“解救”出口来。若干年前如此,现在如此,若干年后还是如此?

  美国,将这个电子稳定控制装置(ESC)以强制的方式安装在所有的汽车上,体现其崇尚科技一面,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谁掌握了科技,谁就占据主动。

  可以想象,车辆行驶在被后台严密监管的轨道上,到了危险路段有大数定律为你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万一有突发情况发生还有防止翻覆的电子稳定控制装置(ESC)让车辆保持平衡稳定,这样一来,事故的发生还有多大可能?科技并不能杜绝事故,但是却可以事前预测、预防。科技,能为我们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做很多事情。

  有人说,我们不能和美国相比,他们有钱,那些装置可不是谁都能用的,贵着呢。因此,在安全和低价面前,我们往往会选择了低价。要改变这种漠视生命的意识,科技确实无能为力。但是,为什么不可以采取强制的方式,强令执行,就像我们的“交强险”一样?

  科技发明的作用,仅限于它的科学原理在起作用,要让科技为人类服务,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再好的科技发明成果,如果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也没有作用。希望类似于“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安全”的口号能落到实处。

  所以,从美国府强令所有汽车必须在2011年9月以前配备有防止翻覆的电子稳定控制装置(ESC)这件事上,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