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干扰多智能红绿灯在汉“水土不服”

   日期:2006-05-26     来源:中国测控网    

“运气真不好,从京汉大道武胜路至江汉北路,经过6个路口时碰到的全是红灯。”24日,一年轻司机很不理解:“听说汉口区域装了智能红绿灯,怎么不起作用呢?”

随后在青年路、建设大道、中山大道看到的现象更令人不解:在一些十字路口,有的方向往往几十秒钟都没有车辆通过,另一方向的车辆排起了“长龙”,红绿灯却不能及时作出调整。

  去年,汉口市引进西班牙区域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汉口60平方公里区域100多个路口的信号灯实行最优控制,并于当年9月正式运行。感应式的智能红绿灯启用,被誉为我市交通信号灯的“第二次革命”。

  该系统对区域路口进行集群控制,路口埋设的感应线圈会对通过的车流量进行收集,并传送到指挥中心平台。指挥中心平台计算机网络根据传回的相关参数,调节路口各个方向的红绿灯设置,自动控制亮灯时间。

  “理论上说是十全十美,但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麻烦。”该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受外部因素影响,智能红绿灯有点‘水土不服’。”

  一些路面执勤交警也感到困惑:在交通高峰期,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抢着通行,混乱的“信息”让智能红绿灯无法应对;交警不得不站到路面打手势疏导交通,甚至有时候还需要用手调控红绿灯放行时间。

  据介绍,所谓区域控制,主要是指对相邻路口的间距、车速和通行时间等参数先期设置,并输入到相应路口“预测”红绿灯放行时间。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屡屡被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干扰,“预测”就会失效,智能红绿灯也就难以发挥其“聪明才智”。

  “现阶段,公安交管部门不能过于依赖智能红绿灯。”汉口市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教授说,在单一交通方式发达的西方国家,区域控制系统使用比较普遍,而武汉属于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的交通方式,系统应用效果难免“打折扣”。

  不过,在行人、非机动车较少的时间段和地段,智能红绿灯仍显示出优越性。一交警讲述其亲身经历:一天清晨6时许,他沿长江二桥进入建设大道,途经惠济路、澳门路、香港路和台北路时,一路绿灯,“这才是智能红绿灯的正常发挥”。

  据了解,智能红绿灯“水土不服”问题已引起公安交管部门关注,目前正在研究完善措施。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