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前两天,曾在淳安山区插队的董先生,与三位老同学一起各自带着家人开车探访“第二故乡”。他们事先从杭州公路部门详细了解了线路情况:一路走杭千高速到建德,再走06省道至淳安,另一路走320国道到富阳转05省道至淳安。
两条路线都是高等级公路,路况良好,处处风景,约2小时就到了千岛湖镇,十分快捷方便。到了千岛湖镇后,又是一路平整光洁的沥青路直通村口,早上从杭州市区出发,能赶到村里吃午饭。
2005年,杭州境内沙石路面县道硬化工程全部完成,穿镇过乡,不用再尝“一路颠簸一身灰”的苦头了;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2500多公里,千岛湖大桥通了,淳安山区农村“村村路通畅”的理想已成为现实,城乡来往越来越方便舒心,高山远亲也如近邻了。
电子眼上高速公路管理结缘高科技
去年“五一”长假前,杭宁高速公路杭州入口处安装上了一套“交通流量自动观测仪”。这套24小时不间断自动记录、统计来往车辆的仪器,由安装在10米高空中俯瞰路面的“电子眼”(摄像头)和路旁的能自动分类记录统计并能无线传输车流量信息的设备组成。随后,在杭金衢高速公路萧山路段、杭徽高速公路昌化路段相继安装了这套仪器。加上沪杭、杭甬高速公路杭州路段内已安装的,公路管理部门随时可以掌握这5条高速公路进出杭州的大小车辆的有关信息。
去年,杭州公路另一项新科技———高速公路上保障行车安全的“路面隆声带技术”,经应用也获得成功。这项技术是在路面车道边设置由一个个等间距浅坑组成的“长链”。大小车辆一旦偏离车道,车轮压到“隆声带”,立刻会隆隆震响,对不熟路况、麻痹大意及疲劳驾驶的司机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防止车辆跑偏引起危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介绍,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上已普遍采用“隆声带”来防止车辆偏离车道。
2005年,三项公路科研新技术结出了硕果,分别是:防止车辆偏离车道的“路面隆声带”技术、有效处理软地基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技术,以及公路养护的“路面裂缝防治”技术。浙江省交通厅主持召开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处理桥头软土基实践与应用研究”鉴定会认为,该项目在技术、使用效果、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研究”鉴定会认为,该项目提出的防裂措施在国内尚属首创,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路路面隆声带的应用研究”项目鉴定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安全设施完善三百多隐患点完成整改
几个月前,一辆载满乘客的面包车,由于车速过快,在大转弯处一下子转不过来了,车轮冲上了路肩,车身眼看就要翻下十几米高的路基!关键时刻,路肩上新建的混凝土防护墙挡住了车轮,救了全车人的命,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
2005年,在杭州公路部门组织下,全市共投入资金1.45亿元用于完善干线公路安全设施,消除了300多个公路交通事故隐患点。统计数据表明:320国道、02省道、绕城公路、萧山三益线、余杭祥彭线等干线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都有所下降。2005年,杭州干线公路没有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如萧山区经济发达,干线公路车辆常年川流不息,2005年投入1174万元,封闭了104国道和03省道东复线沿线39个平交道口,消除干线公路行车的横向干扰,改造了38个坡度过大的公路平交道口,防止恶劣天气引发事故,还新设置了28.77公里钢质波形护栏,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
杭州境内山区、半山区居多,杭州的公路很多路段或翻山越岭,或依山傍水,临水、临崖路基边坡落差低的几米,高的几十米。有的建设年代较早的公路适用的是老标准,有些设施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公路交通要求。交通事故隐患整治的重点是国道、省道和交通流量较大县道中的坡陡弯急、傍崖临涧险要路段,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对这些路段,在整修完善的基础上,新设或增设防护栏、防护墩、护柱、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2005年,在国道、省道增设安全标志2597块,新设钢质护栏102公里;在县道增设安全标志5000多个。我市2004年道路安全隐患点348个全部整改完毕,2005年省级交通事故多发点19个也整改完毕。杭州公路的安全畅通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县道硬化工程城郊经济发展催化剂
2005年,和杭州其他县市一样,余杭区改建完成了所有沙石路面县道。全区15个镇乡,505个行政村的农民走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结束了祖祖辈辈“晴天灰、雨天泥”的出行难题。12月28日,瓶窑镇有了首条通村公交客运班线,运河镇也增加了两路通村公交线。
连接西北部径山、双溪漂流、山沟沟等风景区的旅游交通也大为改观。这些风景区位于径山、鸬鸟两个镇,联系这两地的一条主要通道是沙石路面的县道漕雅线,长6公里,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因地势险峻和当时条件所限,路面和路基仅宽4-5米,部分地段弯度大、行车视线差。去年全线按三级公路标准实施拓宽改造,并浇筑沥青和水泥路面后,两镇交通状况面貌一新,旅游景点人气明显上升,双溪漂流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了70万人次。鸬鸟镇盛产的“天堂鸟”蜜梨总产值达到了2200余万元,栽培面积升至8068亩,年产梨可达5200余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公路改建后,货车可直接进村来了,毛竹身价都翻了一倍:原先只卖13元一担,今年卖到了31元。”两个镇出产的高山茶叶、农家本鸡和湖羊等土特产,直接就能门对门地运销杭州、上海的大酒店和大超市,当天就能走上人们的餐桌。
杭州沙石路面县道硬化工程有47个项目、329.17公里,工程投资达1.7亿多元。经过几十年的公路建设和改造,杭州境内大部分县道早就告别了沙石路面。列入硬化工程的三百多公里沙石路面县道,散布在六个县(市、区)的山区边远地带,其中超过三分之一(100多公里)穿行在与邻省交界的深山里。点多路远,地势险峻,日夜温差大,给施工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领导下,杭州市县道硬化工程在年初开工,10月底前完工,工期不到10个月。2005年11月底,杭州县道硬化工程全部项目在全省率先通过交工验收,优良率达到87%,超过省定目标17个百分点。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沙石路面县道,全部改建成了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群众从此结束了“晴天灰、雨天泥”的历史。
干线畅通工程百余公里国省道面目新
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市民都会发现,进出杭州的公路主要通道更宽了、更平了、更美了。东北往上海的沪杭高速拓宽成双向八车道;西南往金华的杭金衢高速路面重新铺了沥青;北面往德清莫干山的104国道整修一新;南面往千岛湖的320国道成段整修,桐庐段还实施了“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工程。这些都是列入杭州公路部门2005年“干线畅通工程”以及其他公路整修工程的项目,经过公路管理者和建设者半年多齐心奋战,在去年国庆前先后完工。
104国道杭州段,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勾庄互通到杭州与德清交界处的马头关,长22公里,是北面进出杭州的主要通道,2005年8月9日起,投资近4000万元实施路面改建。其中,马头关—良渚文化村路段18公里,进行水泥路面破板修复;良渚文化村—勾庄收费站路段4公里,进行“白改黑”,把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挖除,浇筑沥青路面。
萧山境内的03省道、富阳境内的23省道、建德境内的320、330国道、临安境内的02省道等干线公路都实施了改建整修。2005年,全市“干线畅通工程”总投资25441万元,涉及20多条国省道干线公路,改建整修达156.3公里。
“干线畅通工程”是公路部门2003年开始,对全省干线公路进行改造完善的重大举措,主要内容是强化公路路面,对路况不好的路面进行改造和大修;规范公路设施,对公路交通工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增加公路交通容量,对部分公路进行拓宽改造;还有对公路两侧实施绿化和美化,优化通行环境。2005年是杭州实施“干线畅通工程”的第三年,是实施工程量和投资都最大的一年。实施“干线畅通工程”的同时,还对46公里国省道、290公里县乡公路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在三条干线公路开展了文明公路创建活动,打造杭州公路新形象;在公路基层站所,开展创文明、争星级公路管理站、路政管理中队活动,力争在2006年底有40%的公路站和路政中队达到文明标准,20%的公路站和路政中队达到星级标准;到2010年底全系统有100%的公路站和路政中队达到文明标准,80%的公路站和路政中队达到星级标准。
2005年,全市公路系统九个公路段(处)中已有6家跨入杭州市级文明单位行列,2家已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杭州公路局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
乡村通达工程投资6.3亿惠及50万农民
春节前,地处杭州地区最西南边界的淳安县枫树岭镇铜山、西坑等4个行政村的1000多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盼望几十年的通村公路竣工了。
这条通村公路连接的区域在杭州行政区域最西南角上,沿线4个行政村分布在两座大山之间,西面紧贴着衢州的开化县,周围人烟稀少,对外交通全靠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一条狭窄的机耕路。一下雨,这条路泥浆翻滚,坑坑洼洼,行走困难,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几十年来,沿线村民要求修路的呼声不断,只苦于当地经济实力不够。杭州交通部门实施乡村通达工程后,枫树岭镇领导几次到现场查看路线走向。听说资金不够,4个村的村民们纷纷捐款,自发筹集的资金达100万元。
现在这条通村公路在两山之间的山坳里,溯溪盘旋而上,全线浇筑水泥路面,按准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26.9公里,总投资840万元,是淳安县修建的最长的一条通村公路。
2005年是杭州实施“乡村通达工程”的第三年,全年投资6.3亿元,完成全市农村通村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项目1010个,完成路基、路面合计里程2515公里,超额54%完成计划,50多万农民受益。至此,杭州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9.7%,硬化率达到85.1%;其中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实现了“双百”(等级公路通村率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