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业:快速发展仍应警惕受“钳制”

   日期:2005-07-06     来源:中国测控网    

“跨国公司在决定向我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力图控制我高成长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2月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如是说。
  尽管2004年国内机械行业取得诸多成绩,但蔡惟慈仍表示,2005年机械工业遇到的困难在增加,而国产装备与进口装备的竞争难度也在加大。
  事实上,在2004年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虽然由前两年的超常状态缓慢回落到30%以内,但各项经济指标仍是历史最高。更重要的是,机械工业的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
   其中重大技术装备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行业平均水平。据了解,2004年全年国内发电设备产量已达7138万千瓦,同比增长90.87%。火电设备中,30万千瓦机组由上年的34套增至62套,60万千瓦机组由12套增至28套。冶金矿山和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的增长都在30%以上。
  另一方面,数控机床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机床全行业平均速度。去年国内数控机床产量达到51861台,同比增长50%;远高于机床全行业同期36%的增长速度;按台数计的产量数控化率也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10.94%、2003年的12%,直到2004年数控化率提高至13.32%。
  而一批国产化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技术设备也已开始应用,像大型氮肥国产化依托工程——德州30万吨合成氨项目成功投产,国产化率超过90%;4万立方米空分设备成功运行;华能沁北发电厂一期工程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只用了26个月就全面建成。
  虽然国内机械工业取得如此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设备产品上,国内技术同国外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最明显的反映的就是机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仍在继续扩大。2004年上半年,机械产品进口增长速度高出出口产品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逆差274.37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99亿美元;从9月份开始,出口增幅开始高于进口,不过全年贸易逆差仍为512.06亿美元。
  蔡惟慈也承认,在2004年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中,外商挤占势头开始见长,产品进口大幅增长,扩大出口的阻力也在增多。他不无忧虑地表示:“目前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化的认识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强调‘本地化’而忽视‘自主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产装备与进口装备竞争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年国内经济开始进入“重化工业”,给机械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不少外资也比以前更为踊跃地投入到机械制造业,除了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外,一些跨国公司也“挟其技术优势,努力与国内该领域的排头兵企业进行战略合资,更关键的是其要求绝对控股,甚至把国内企业原有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人员并入到跨国公司的体系内,意图控制整个行业”。
   “哪些行业算是高成长性行业、哪些企业算是优势企业,我不方便说;但有时候我们国内企业的技术确实与跨国公司有一定差距,而国内企业又有求于人,也不得不接受对方控股的要求”,蔡惟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略显无奈。
  在谈到2005年机械工业的发展时,蔡惟慈分析认为,一些瓶颈因素的约束在2004年就已开始加重,机械工业所需原材料如钢材、有色金属以及能源等价格都在上涨;运力紧张,即使在宏观调控以后矛盾也不见缓解;而银行提高利率后,企业的融资成本正进入上升期,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此更为敏感。
  蔡惟慈判断,预计2005年机械工业总体上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工业总产值估计将比2004年增长15%至20%,实现利润增长将在10%左右。由于2004年上半年增长速度较高,抬高了基数,他预计,2005年年初机械工业的增长不会太快,但下半年将有所提高,“前缓后高”可能是2005年机械工业增长的基本走势。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