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说,近两年全国出现大面积的“电荒”,将促使各地电力投资的大幅增加,并由此直接刺激了电力设备的市场需求。
在电力设备行业,一个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共识是,在未来2-3年内,中国电力投资将处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大量的电力项目启动将会直接促使电力设备行业的高增长。
全力对付电荒
为应对电力紧张局面,2003年,国家发改委已对“十五”电力发展规划及时修改,全国新开工电源的项目由原来的8000万千瓦增至11000万千瓦,即2003到2005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比原计划增长150%。由此,全国装机容量将由2002年底的3.53亿千瓦增加到2005年底的4.3亿千瓦。
按发改委规划,2003-2005年,年均电力建设投资增长2400亿元,投资增幅40%。其中电站设备占50%-60%,需要6000亿元投资,电网设备占30%-40%,需要3600亿元投资。
变压器属于电力装备制造业,电源投资形成对发电设备和发电环保设备的需求,电网投资形成对输变电设备的需求,电力设备企业面临的巨大机遇不言而喻。
日前,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在一份《电力设备行业研究报告》中认为,按照常规,一次设备(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约占电网总投资的35%左右,二次设备(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约占电网投资的10%左右。这样,2003-2005年期间形成的电力一次设备市场约为2100亿元,电力二次设备市场约为360亿元,合计形成近2460亿元的巨额需求。
巨大需求,引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产能的大幅上升。
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年产量只有1500万千瓦,2003年跃升到3700万千瓦,比上一年增长了75%;2004年上半年已生产2868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9.93%。
忙扩产,忙外包
行业的蓬勃增长之下,相关企业随之急速扩产。限于产能,一些企业开始外包订单。
在沈变,新车间紧张生产的同时,原有旧车间的技术改造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张西坤说,沈变原有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目前订单的需求,技术改造完成后,生产能力将会由之前2000千伏安增至4000千伏安,整个特变电工的变压器生产能力也将会翻一倍。在保定,天威保变2004年产能将由2000千伏安增至3500千伏安。
特变电工和天威保变的2004年第三季季报显示,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65.64%和42.85%、19.80%和111.16%。
除上述两家企业,《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了解到,东方电机(600875)、东方锅炉(600786)、国电南自(600268)、平高电器(600312)、许继电器(000400)、龙净环保(600388)等的订货均处于高位,近3年的任务都基本接满。
东方锅炉董秘贺建强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因订单任务太重,东方锅炉自身生产能力不足,不得不外包出很多订单。
蔡惟慈说,以目前的增长速度,预测到2006年才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因此,未来几年电力投资的高增长不是“过热”,而是对以前电力投资不足积累下来的“补课”。一方面是弥补近年来积累的电力缺口,另一方面是满足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目前电力设备企业中业绩最好的是东方锅炉,主营电站锅炉,两年前还是ST一族,自2002年扭亏为盈后,2003年实现每股收益0.79元,2004年第三季报披露,“由于本年季主营收入较去年增长100%以上,净利润也净增长100%以上。”
今年9月,在全球竞争力组织联合有关部门单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竞争力论坛上,东方锅炉获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本次评价标准主要有五大财务硬指标:主营收入、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东方锅炉董秘贺建强说,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国家宏观环境的改善。2002年公司的订单额为16.9亿,2003年,新承接订单超过90亿,今年前三季度的新增订单总额达到80亿,陆续在今后三年左右交货。公司根据订单进展,目前的预收货款已达29.75亿元。
2003 年,电站设备平均销售收入增长 70% ,输变电设备销售收入平均增长 25% 。申银万国上述《电力设备行业研究报告》预测,电站设备合同定价有 10%-20% 的上涨,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因此,预计 2004-2005 年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 50% 左右;输变电设备平稳增长但周期更长,预计 2004-2005 年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