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地荒、水荒的警钟接连在长三角上空敲响。这使得长三角地区城市的负责人深刻反省,“必须站在长三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统筹全地区的发展”,并将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强各城市间的规划衔接。
日前,在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峰会上,会议执行主席方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在总结一年来长三角合作组织的工作情况时说,长三角总的形势虽好,但隐忧凸现。今年以来,我国最大的区域电网——华东电网饱受缺电之苦,仅1到5月份,全网拉限电总量就超过56亿千瓦时,接近去年全年拉限电总量60亿千瓦时的水平,达到历史之最。
可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曾是描述“鱼米之乡”长三角典型地貌的用语。但眼下,在卫星遥感照片中,“星罗棋布”的不再是湖泊而是开发区,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外,还有大量地、市、县、乡甚至村级开发区。事实让与会的城市市长、副市长们明白,“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导致了本是土地丰饶的长三角地区出现“地荒”。
更令人震惊的是,河网纵横的长三角地区竟然因为水质型缺水而酿成“水荒”。由于工业排污日益严重,长三角的水源不断恶化,今年夏天,苏南、浙江的一些城市出现了工业用水和居民饮用水吃紧的局面。
“三荒”给长三角区域敲响了警钟。与会的城市市长、副市长们认为,造成“三荒”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它应引起长三角城市深刻反省的是,必须牢固地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顾客观条件的盲目开发。
“我们必须站在长三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统筹全地区的发展。”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引用苏州市长杨卫泽的观点,向长三角城市的负责人呼吁:“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每个地方都要把一体化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一体化的首要表现即是规划衔接。不久前,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规划部门已召开了联席会议,着手商讨城市规划的对接整合事宜。在此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峰会,也明确提出启动区域城市间“十一五”规划的衔接,进行特别“议事”,以整合整个长三角区域内城镇空间的布局和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