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电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正在进入以自主建设、引进技术和中外合作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的轨道。今年7月下旬,中国政府批准在严重缺电的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建设一座核电站,安装总共4个100万千瓦级的核反应堆发电机组。这是中国提高核电发电能力计划的一个部分,以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短缺问题。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核电站,最初的两座核电站分别坐落于浙江的秦山和广东的大亚湾。目前中国共有6座核电站,9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台在建。中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目前世界平均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16%。近年来,随著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上半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长了16%。专家预测全年电力短缺将超过2000万千瓦。由于很多地方频繁发生拉闸停电现象,人们开始考虑更快地发展核电。
2003年,核电发展被首次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标志核电发展地位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变化引起了近20年来缓慢发展的世界核电业的关注。
根据核电“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已经投产和在建的870万千瓦增加到3600万千瓦,从目前的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2.3%提升到4%。这个规划意味著,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2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也就是说,今后16年,中国每年都要建一座大亚湾规模的核发电厂。
“这标志著中国核电工业由原先的适度发展进入到加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副所长韩文科说。
在加快发展核电工业的同时,中国高度重视核电项目的国产化进程。秦山核电站1期工程位于东部沿海浙江省,是中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核电项目。目前,这座单机组30万千瓦原型堆核电站已正常运行10年,发电量累计170亿度。
之后的秦山核电站2期工程也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该工程2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于90年代中期开工,分别于2002年4月和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秦山2期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汽轮机组、发电机组和主变压器等55项关键设备中,除8项仍需进口之外,其余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通过秦山2期的磨练,中国在核电自主化建设方面信心更足。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说,中国遵循“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发展核电事业。中国采纳多种合作方式,包括联合设计、技术引进,实现百万千瓦压水堆电站的国产化,併为更先进的核电站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坚持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十分重视在核电领域与国外同行开展合作。中国历来支持核能发展中的国际合作与和平利用原子能。
康日新说,中国已经与很多国家签订和平利用原子能协议。其中包括贸易、人员交流,以及技术发展和设备制造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国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日本在核电站建设方面进行合作。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