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大公司纵论油气产业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测控网    浏览:55    

在9月19日举办的“中国国际石油石化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中化等巨头的有关负责人共聚一堂,纵论油气产业发展前景。他们呼吁,应加快建立进口原油保障体系、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增加中国石油定价话语权。  
加快建立进口原油保障体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曹湘洪表示,在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应加快建立可靠的进口原油保障体系。  
他提出,要合理调整炼油与石化企业的布局,做大、做强沿海地区炼油化工企业,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三个产业群体,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西部和东北建设若干骨干企业,满足周边市场需求。  
他预计,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3.5亿吨和4.5亿吨,其中交通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拉动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汽、煤、柴三大类油品的需求量分别是2000年的1.7倍和2.3倍。  
天然气定价机制亟需改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苏树林表示,目前中国天然气实行的定价机制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应尽快研究适应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  
苏树林指出,中国基本上没有关于石油天然气的专门法律,加快建立、健全石油天然气法制体系迫在眉睫;下游用气市场配套设施滞后,市场用气量不能与管道输量协调发展,管道输气量达产较慢,需进一步改革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和运行体制;天然气安全生产和输气形势不容乐观,需继续大力整顿天然气生产、运输市场秩序。  
他透露,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建设10个左右的LNG接收站,到2020年形成年进口5000万吨规模的LNG接收设施。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引进LNG建设总体规划,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也在抓紧开展引进LNG项目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12%。  
增加中国石油定价话语权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韩根生表示,中国若能增加在石油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并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及其构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对中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他说,在国内开设石油期货交易市场有利于增加中国在国际石油价格确定中的话语权。此外,应逐步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世界主要国家看齐,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构成,提高政府税收在价格中的比重。这既能有效改变中国石油消费的低效率状况,也可通过开辟新的财源为“走出去”和建立石油储备等重大政策的实施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



来源:中国石油化工信息网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