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业快速发展制药装备工业如何繁荣

报价:
面议
 
型号
上市时间
品牌
 
 
 
新品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药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有明显提高。这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制药装备工业的繁荣。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制药装备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仿制、改进及组合阶段,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小。

以自动质量保证检查设备(简称AQAI)为例,这是与药品生产质量至关重要的控制过程装备。这种设备可以防止包装错误(如无说明书、单盒用错,分量不足和产品混淆)等,包含条形码系统、视频系统、标签遗漏检查仪、瓶子翻转吹洗装置、自动称重检查装置等。过去,制药装备厂由于观念落后、常忽视上述环节,认为这些环节微不足道、研发费用又太大,也不重视培养、引进专门人才。随着我国GMP规范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药厂商也逐步意识到工艺改善和装备更新的必要性,这对制药设备厂家来说意味着商机,同时也是对其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的挑战。

针对我国制药装备技术水平发展的现状,要生产达到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制药设备厂家应重视以下几点:

量体裁衣式服务

制药装备的基础应围绕药品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展开,但是,目前有些制药设备厂家还没有真正理解实际生产工艺。它们不管制药厂提出的要求正确与否,一味照搬,装备在细处、深度、联机性、CIP等要求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专家建议,制药设备供应商应当深入用户,并结合GMP规范来进行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由于国内药厂投资能力和生产品种有限,实现“一机多能”就成为了摆在药机厂眼前的一大要求。如果能够由供应商提供主机,生产商根据生产的实际要求进行功能组件的模块式添加或更换,将为制药企业大大节约成本。当然,这也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的机构、组合、配套都需要更高的设计和机加工技术。

另辟蹊径式策略

在GMP认证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强占市场,很多制药设备厂匆匆上马,造成生产的设备雷同、生产能力浪费,企业不得不采用降价手段进入恶性竞争,很难避免部分厂商偷工减料、采用低档配置的做法出现,更不能确保整机质量和售后服务。为此,企业应当根据用户目标,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产品细化,实现产品目标的聚焦化和战略的差异化。例如,针对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药机企业应加强技术力量研制开发适合生产制造中药的设备,强占市场,国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困难较多,因为它们若为中国市场专门开发这一设备,投资过大。

除产品之外,国内药机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售前售后服务方面加强力量。国外企业由于地理距离上的劣势,参与这些活动相对困难一些。药机企业应同一些医药设计院、研究所合作,参与药厂的新药开发、工艺改进工作,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培训等等,来赢得更多的客户。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战略,制药机械企业都要共同为提高我国制药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而努力,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这样才能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提高自动化水平

GMP要求药品生产应是连续的,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其工序传输。因此,旧式的分散操作、靠经验操作的人机参与比例大的设备需要进行改进,以降低传输周转、间隔,减少人与药物的接触及缩短药物暴露时间。要减少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在很多药品的质量检验过程中,我国制药企业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目检水平,与国外水平差距很大。在粉针检测中,每个目检员每分钟至少检查120瓶,而人为检测因为各种因素干扰,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很难确保目检的可靠性。显然,这种人工的检测手段根本不符合药监部门要求的可追溯性和可说明性。因此,国内的制药设备厂应当重视检测设备的开发,加大研发的力度。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制药装备是一个特殊行业,它集制药工艺、化工机械、制冷、自动控制、包装机械、制造工艺、焊接等专业于一身。制药装备研发的思路要将这些相关专业贯穿整个设计确认的过程,而现在能熟练兼顾其中两、三个专业的人才实在是屈指可数,而单一专业人才难以在研发构思中注入多种不同专业元素。

中国的设备厂商不能只停留在仿制国外同类产品的阶段,而要力求在借鉴基础上自主创新。一个好设备的研发过程就是各专业中的高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过程。如果说现在的设备竞争还处在价格竞争的误区,那未来必然是人才的竞争。根据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后继的研发人员将出现“断层”。虽然不断有高校开设制药装备专业,但其专业教学水准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没有专业的基础教材,无法因材施教。其次是教学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际应用水平有限。调研显示,我国的制药装备专业的教学水准不如食品和包装机械专业。因此,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需要厂家和科研院所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三大战略把握先机

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整个药机市场的设备采购量有所缩小,因为前几年整体的需求是被提前拉动的,尤其是2003和2004年,为了赶上GMP认证的末班车,许多药厂一哄而起,采购量急剧膨胀。如今,市场已经回归本原,虽有所回落,但药厂正常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能增加等对药机的需求也是不小的市场,另外新制药企业的建立以及进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等也是行业持续不断的增长点。

2005年以来有关制药设备方面的展览会议依旧接二连三地举行,在成都、重庆、石家庄、上海、海南、昆明等地都举办有制药机械方面的专业展会,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原料药行业交易盛会API也首次将制药设备列入展览项目中。这表明制药机械行业仍活力不减、供需两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制药机械企业如何才能取得部分优势呢?业内专家建议制药设备供应商应采取以下三大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积极地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降低生产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与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使自己的成本低于竞争者。

差异化战略。将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全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可以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的任何部分,从产品本身到销售交货体系、营销渠道及一系列其他因素。

目标聚焦战略。企业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段或某一国家或地区市场。


 
0相关评论
 
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