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敢问“强”在何方?

报价:
面议
 
型号
上市时间
品牌
 
 
 
新品介绍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列车上,冲在前端的“中国制造”近年来备受全球关注。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三大加工制造中心的崛起,令中国制造业排名世界第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教授说:“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的确,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让国际制造业巨头们感受到了压力。近来有报道称,由于美国已将制造业的萧条完全归咎于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今后美国将针对我国采取“制造业行动计划”。8月底,欧盟又启动了两项新法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将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树起新的绿色壁垒。与此同时,我们的“廉价劳动力”国际竞争优势也正逐渐削弱。

  严峻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后中国经济增长将依靠什么?中国制造的优势又当如何体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认为,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做强中国制造业。这无疑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何以为“强”?

  就整体而言,中国制造的规模之大乃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制造之大而不强也同样勿庸置疑。就局部而言,我们在制造业的某些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甚至独占鳌头。以《剑桥制造评论》新近编制的2004年《中国1000大制造商》排行榜为证:在入选企业中,化工企业最多,占据第一集团;机械、电子分列二、三位。这既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加工方式正在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大转移,又意味着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主攻阵地当在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我国化肥、农药、轮胎外胎产量及染料生产量和商品供应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合成橡胶产量均居世界第四位。尽管目前我们的化工产品生产呈现总体供过于求、生产能力过剩的态势,却又存在着许多产品供不应求、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的矛盾。比如说,国产磷肥只能满足70%,染料品种只能满足纺织行业需求的50%,农药品种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据海关统计,2003年化工制品进口额490亿美元,增长25.5%;出口额196亿美元,增长27.8%;贸易逆差294亿美元。今年1-7月,化工制品进口额359.5亿美元,增长33.1%;出口额137.3亿美元,增长28.3%;贸易逆差已达到2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

  与外贸逆差逐步扩大的化工制造业相比,我国的机电制造业似乎更显强势。去年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8%;外贸顺差25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1675.3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外贸差额由上年同期的逆差29亿美元变为顺差5亿美元。尤为可喜的是出口增幅在60%以上的机电产品有: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105%)、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1.3%)、汽车零件(72.5%)、电视机(60.6%)、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60%)。机电产品出口向好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渐强的显著标志。

  素有“工业母机”之称的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重任,是我国工业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也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首要产业。装备工业作为“中国制造”的基础产业,决定着化学工业等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水准。装备工业不发达,中国制造岂能称强。然而,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我们还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装备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小的产品,而装备行业的核心部分,大型、高技术成套设备和重点产品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基本处于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从而导致我国装备国产化率偏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较少,影响到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发挥。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仍然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的70%要靠进口。有鉴于此,做强中国制造业最终必将体现在做强装备制造业上。于是,装备制造业就设定了“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强梦所在。

  找准做强中国制造的突破口

  做强中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既已确定,找准要害进行重点突破则势在必行。我国装备工业担负着机械电子制造业中投资类产品的生产重任(约占机械电子工业增加值的80%),涵盖八大类185个小类产品。这其中有两大关键门类堪称是整个装备工业的“扼喉之痛”,即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机床工具制造业和以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为代表的仪器仪表工业。

  发展装备工业,机床是基础,是最重要的装备工业;而机床的数控化又成为机床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煤炭、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高增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构成了对机床市场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这使得我国机床消费额每年约为六七十亿美元,已连续两年稳居全球第一。去年仅进口机床就达41.3亿美元,继续居世界进口机床国首位。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透露,今年1-7月我国共计进口机床3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8.4%。预计近两三年内我国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的地位将难以动摇,其中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占主导地位。另有业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中国机床的消费额将超过75亿美元。

  “全世界最好的市场就在中国”,国际机床生产厂商们对此欣喜不已,国内的行业主管部门则坐立不安。因为,目前国产机床多停留在中低档产品范畴,高性能数控机床对国外进口依存度很大,特别是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滚珠丝杠、伺服电机、数控刀架等)一直依赖进口。也就是说,国内市场当前最迫切需要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尚无法自给自足。

  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相当严峻:一方面是,近3年我国数控机床以年均增长37.5%的速度紧锣密鼓快速发展,产品结构渐趋合理,每年开发新产品都在400项左右,使数控机床产品跃上新台阶。2003年数控机床产量已达到36813台,可供品种逾1500种。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机床市场容量急速扩张,而用户对部分高技术装备的旺盛需求却使国内机床生产企业望“洋”兴叹,每年几十亿美元的机床进口额中数控机床竟占到一半以上。今年数控机床进口比重更有大幅攀升趋势。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26.31亿美元,同比增长42.72%;而其中的数控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已升至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9.71%,占进口金属加工机床的70%。尤为难以启齿的是,与数控金属加工机床大规模进口相比,上半年的同类机床出口份额仅占到2.6%。这种窘境显然和中国制造的日益做大极不相称,怎能不让人心急如焚!

  无独有偶。仪器仪表工业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卡脖子”产业。由于现代仪器仪表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它如同控制工业装备实现自动化的“心脏”。因而,其制造水平不仅关乎国家工业现代化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真正实力和水准。正是在这一关键领域,我们的缺陷异常突出:国产仪器仪表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技术水平落后国际十几年,目前只能解决国内市场的一半需求。用户需要的高端大型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3年我国仪器仪表进口总额为91.5亿美元,相当于全行业总产值的73%;外贸逆差高达62亿美元。而且,这种高额进口的尴尬短期内仍难摆脱。据行业主管部门预测,未来5年市场年均总需求的一半依然要靠进口解决,即每年进口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平均值约为130亿美元。

  上述两大行业发展现状不如人意,仅自身造成的外贸逆差一年就有上百亿美元之巨,更不要说这种“扼喉之痛”对于装备工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的制约和负面影响。在走向制造大国的征程中,机电产品本应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然而,历经千番努力,去年我国的机电产品外贸顺差也不过只有25亿美元。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巨头的名单里更鲜见踪影。倘若机床和仪器仪表两个要害行业能率先做强,逐步实现“中国装备”装备自我,则“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将为时不远。中国制造才可理直气壮地称大称强。

  中国制造怎样图强?

  做强中国制造业,喊口号易,见成效难,必须有任重道远的认识和扎扎实实的努力,必须有举国上下的共识和相关行业的配合。当前,对于我国装备工业而言,做强中国制造业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尤其重大。这已然成为国家高层决策部门的基本共识。

  2003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把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作为提升制造业的战略重点”。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要求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国产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规划和政策,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曾培炎副总理则具体指明了推进技术装备国产化的途径——依托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

  正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有关专家和工程院士曾经强烈呼吁:将装备工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并特别提出将发展数控机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而在国家发改委圈定的“十一五”专项规划中,现已清清楚楚地列出了三个项目:整个装备工业专项规划、电力工业专项规划和数控机床专项规划。足以见,发展装备工业和数控机床在国家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分量何等之重。

  从上述发展思路上不难看出,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将是做强中国制造的重要举措。然而,要真正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时下,又必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装备行业自身迅速提升国产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使之满足用户需求,做到产品适用好用;二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引导用户使用国产设备,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

  这中间有个认识上的“结”非解不可。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用户对于国际高新技术装备的需求日益强烈,甚至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提法过于狭隘,没有必要强求用户选择国产设备。用户究竟该不该承担装备国产化义务?我们需要辩证地

 
0相关评论
 
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