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区污水入江、环保企业频上“黑榜”、生态乡镇炸山毁林……
在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些行业、企业、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却把生态环保名头变成掩盖环境违法行为的幌子。
“环保马甲”的存在,暴露出一些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中弄虚作假,挂羊头卖狗肉,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严重损害群众的环境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亟待全面清理、依法整治。
“环保马甲”掩盖下的污染恶行
马甲一:省级生态园区污水入江
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一些园区环境监管长期缺失,任由企业乱排乱放。
一些工业园区把“生态示范园区”“节能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称号变成了非法排污的遮羞布。
某省紧挨长江岸线的一座工业园区,近年承接了沿海十几家化工企业的转移,一批化纤厂、钢铁厂、药剂厂落户园区。
因为严重的污染问题,这个工业园区被环保部门屡次点名,媒体连年曝光,周边的部分居民被迫迁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化工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这个工业园区采访看到,设在江边的污水处理厂排入长江的废水颜色浑黄,溅出白色的泡沫。
原来,在污水处理厂排污管口之下,还有被杂草遮盖的小排污管从附近的化纤厂延伸出来,不断排放黄褐色冒着刺鼻热气的废水。
2016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在通报中提到,由于地方日常监管缺失,江西宜丰工业园长期偷排或超标排放。
据了解,宜丰县在2008年被授予“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县”,但近年来这个工业园因环保问题饱受质疑。
据宜春市纪委通报,2016年12月14日,宜丰工业园区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导致下游县自来水出现异常。
当地紧急关停整顿20余家企业,多名领导干部被问责。
马甲二:环保行业、节能企业频上黑榜
据环境保护部今年5月发布的消息,环保部派出的23个督察组已完成第二轮强化督察工作,督察结果显示,66.2%的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二季度排放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江西宏宇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其因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被开出千万元巨额罚单。
而这家企业在官网自称“产值超百亿的集新能源、新材料、传统化工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企业”。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锋”的环保产业同样乱象频现。据统计,目前全国环保企业数量已超过3万家。
但从环保部门通报的违法案例来看,环保产业存在数据造假、恶性竞争、质量不过关、面子工程等问题。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对山东济南绿杰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被企业相关人员扣留,一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家公司官网称,致力于燃煤锅炉改造,其除烟尘节能技术先进,外排废气达到国家最新标准。
但就是这样一家标榜“环保节能”的公司,却被查出锅炉没有环保手续,电焊生产工段无粉尘及废气收集处置装置。
马甲三:国家级生态乡镇炸山毁林
在一些生态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政府一边用“绿色模范城市”“森林城市”“生态乡镇”发展旅游招揽游客,一边暗地里炸山毁林,让当地群众深受其害。
2016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广西反馈的督察情况称,桂林漓江流域非法采石问题突出,有18家采石场位于漓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桂林市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在恭城县境内有3家采矿企业、6个采矿区,长期违规开采,生态破坏严重。
中部地区某市境内也拥有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但长期放任一些采石企业乱采乱挖,破坏生态。
当地政府负责人在向上级汇报产业发展计划时,称下辖一个县确定大力发展石材产业,打造“节能环保石材产业园”,一时引起外界质疑。
记者在一个“国家级生态乡镇”采访时发现,沿省道每隔数公里就能看到采石场在挖山采石。
来来往往的运石车扬起的粉尘让沿路村庄的村民只能关门闭窗。
“说是封山育林,却让采石场这样挖山!”
村民们反映,有采石场24小时开工,为了不让人看见漫天的粉尘,专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引爆炸药开山。
山脚下的农田因为厚厚的粉尘无法生长庄稼,农民的房屋也被震裂开口子。
挂羊头卖狗肉为哪般?
一些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为何热衷于披上生态环保的“马甲”,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打着生态环保旗号可以要钱要政策,甚至骗钱骗政策;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把生态环保名头当成标榜政绩的“噱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在政策红利集中的领域,往往存在造假现象。
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打着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旗号,一方面去争取相关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躲避监管,还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生态环保示范单位能够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资金、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服务等方面享受扶持。
各地财政也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建设。中部某省近年来连续拿出数千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去年,武汉市检察院反贪局披露,一个不达标的节能环保项目,在地方官员的“精心”安排下,一路绿灯拿到国家财政补贴720万元。
“评上生态工业园有一定的财税补贴,项目申报也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评上后在招商、外宣和汇报工作时就都有了‘噱头’。”
一位曾担任县委书记的官员透露,获评生态园区、循环园区、森林城市等各类名号,是政府显性直观的生态政绩。
其二,打着节能环保的旗号承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方便推高GDP。目前,中西部一些地方产业尚未培育成熟,出于政绩考虑,政府还在维持落后产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承接沿海重污染、高耗能产业。
有专家指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密集存在于产业园的狭小空间里,无论采取哪种清洁生产和集中治污方式,均难以解决超出当地环境容量导致的污染问题。
某省级工业园区官网上赫然写着:“‘只要来xx,一切都宽松’,是我们永远的承诺。”这个工业园区多次曝出环境污染事件,被上级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
时至今日,当地政府仍打着多年前确定的“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县”称号推介这个工业园。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曹荣湘指出,打着节能环保的旗号不环保,深层原因是一些地方根深蒂固的唯GDP政绩观,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一些地方为了财税收入等因素不转型发展,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存在官商勾结的可能,个别官员对辖区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视而不见。”
其三,戴着生态环保的“帽子”,更易钻环保监管的空子。
最近,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通报,全国7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因为环保措施落实不力被环保部集中约谈,7省市1278人被环保问责,暴露出各地环保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相关部门未建立有效监管协作机制等问题。
与此同时,环保部发布对28个城市的督察通报,其中,环保“花式造假”再次闯入视线,部分企业看似环保,却在监控设备和监测数据上动手脚,企图蒙混过关。
环保称号绝不是“免检牌”
如何让企业、行业、地方政府把环保称号当作一种高标准、严要求,而不仅是一个光环或是一张挡箭牌?
专家提出,环保监管还需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动真格、敢亮剑;另一方面,加快去产能、调结构。
首先,动态管理,让各类生态环境示范评比名副其实。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一些地方出台的生态环境示范单位评比方案中,重申报轻监管,重评比轻处罚,有的尚未明确退出规定。
生态环保名头不能成为“免检牌”。评选机构一方面要提高评比标准和准入门槛,一方面要动态审核,严格管理。各级政府、社会组织要对评选出来的各类生态环保称号实行动态管理,对抽查存在问题的地方责令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影响的要撤销其称号。
第二,严加监管,让生态环境红线真正带电。目前,一些地方都针对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水资源等划定了保护红线。
但面对更广泛、更复杂、更长远的环保监督任务,问责利剑需时刻高悬。“划定红线不难,但守住红线还需要建立完善奖惩机制。”李佐军说,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红线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同时,以常态化的严格问责,使各级政府都绷紧“绿色发展”这根弦。
曹荣湘认为,戳破环保“概念泡沫”,关键要通过督察、考核、问责压实政府环保责任,环境监督执法要从单纯的监督企业,转向监督企业和监督政府并重。
第三,谨防污染园区、超排企业“穿衣戴帽”,钻调结构、去产能的空子。一些工业园区因污染问题被环保部门、媒体点名曝光后,并没有下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而是忙于组织正面宣传,释放欺骗群众和执法机构的“烟幕弹”。
例如,某县的化工产业园区是省级生态建设园区,2015年因为非法排污导致多起环境事故。此后,当地政府铺天盖地搞宣传,确立目标称要把这个工业园区打造成“绿色生态园”,可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6年底,这家工业园区再次因为偷排偷放、群众反映强烈而被上级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
生态环保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标准。违法操作、监管不力的工业园区以及产能落后的企业,即使披上绿色环保的“马甲”,也要坚决淘汰。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专家认为,当前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各地应将生态环保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把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项目的准入门槛,倒逼地方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