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工合作不要恶斗,这才是未来OLED与量子点两大显示技术的最终出路。最近两年,OLED、量子点这两大新型显示技术,不仅在电视行业掀起巨大风量,手机领域对这两项技术的关注度也十分高涨。
随着技术、产品逐渐成熟,行业和市场发现两项显示技术其实是“术业有专攻”的,越来越多的电视企业站队量子点,而OLED更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商疯狂抢夺的资源,无论如何传统液晶显示,正在面临被取代的命运。
两项技术当前的专业化分工非常明确。以OLED为例,虽然目前这项技术同时应用于电视和手机,但由于OLED属于有机材料,屏幕越大,不稳定性越强,拖尾现象越严重,良品率越低,壁垒难以突破。
所以像LG、索尼、创维等以OLED为主攻方向电视品牌,在市场推广、用户培养等各方面力不从心,关键是OLED电视在使用寿命相比液晶、量子点都要短的情况下,价格却高得离谱,上游产业链迟迟未能突破。这项显示技术,所具备的自发光、更好的黑场效果、更精准的颜色、更宽广的色域等优势,也就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但是,OLED在小尺寸消费电子产品上表现突出,近两年包括手机在内的ThinkPad笔记本、Apple Watch智能手表都纷纷抢夺小尺寸OLED资源,由于这类消费电子产品更新率较高、屏幕尺寸较小,所以寿命、良品率、稳定性都不成问题。色彩艳丽、显示细腻、可成曲面屏的OLED还成为产品最大的卖点之一,甚至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命运。
供不应求的OLED手机,使品牌成业界翘楚,自卖自夸的OLED电视,盈利举步维艰。此时,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出现,让电视企业看到了希望。不同于OLED,量子点属于无机材料,有超强的稳定性,不存在寿命的疑问,而且显示效果完全媲美OLED。
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基于液晶背光源的光致量子点阶段,还是引来TCL、海信、三星等多个行业巨头在此布局,量子点在2017年初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77%,对OLED的1.22%呈压倒性优势。
有人会问,既然量子点在电视行业表现突出,为什么很难应用于手机呢?因为这项技术还需要3~5年的时间,才有希望实现自发光电制量子点的技术突破。由于目前的光致量子点还需要液晶作为背光源,难以满足手机、超极本超薄、曲面屏等要求,而OLED恰好契合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如果要全盘否定OLED或量子点,不如细细感受市场对新技术的自然选择。术业有专攻,在几年之内,量子点电视、OLED手机,将使两项技术结束对战,技术不断提升,将为下一个显示技术革命,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