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旧常态”是啥样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是我国能源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8.8%,较世界平均水平约高6.4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全球的11%,于2010年前后我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到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经约为全球的22%,这期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量约为世界增量的56%。
在这一发展阶段,增加产能、保障供应是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务,能源发展的首要特征是“个头长得快”。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3.9亿吨标准煤,到2012年增长到35.1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5倍;2000年装机总量约3.2亿千瓦,到2012年约为11.5亿千瓦,约是2000年的3.6倍。这期间基本上能源生产不存在过剩风险,即使个别年份投产规模较大,在短期内可以被快速增长的需求消化解决。
第二个特征是各能源品种发展以“单打独斗”为主,相互之间统筹较少。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经济各行各业均在迅猛发展,对各个能源品种的需求都很大,每个能源品种均需全力发展产能以满足社会需求,“单打独斗”符合当时情况,并且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各能源品种相互之间并未出现需要协调发展的迫切性。例如,由于实际发展速度超出了“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目标,这期间各能源品种、各类电源都在“埋头苦干”,都没有考虑相互之间的统筹协调,但能源系统并未出现较为严重问题。
第三个特征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需求发展较快情况下,优先发展大基地、大型项目、大输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快提高供应能力。例如,重点建设了晋北陕北等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两淮贵州等大型煤电基地、长江中上游等大型水电基地;我国60万千瓦级机组从2000年的20台发展到2012年的437台,100万千瓦级机组从2005年2台发展到2012年的51台,这些机组的容量占到煤电装机规模增量的约60%。
为什么会“变脸”能源服务于经济发展,能源发展形势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就是GDP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这些特征表明,经济将逐步摆脱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投资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产业调整升级。
不同行业的单位GDP能耗差别较大,以2015年为例,工业单位GDP能耗约为1.25吨标准煤/万元,三产单位GDP能耗约为0.36吨标准煤/万元,同样的GDP产出,工业需要消费的能源约为第三产业的3.5倍。
不同行业消费的终端能源品种也有差别,对于高耗能行业,终端能源主要是煤炭(包括焦炭)和电能,对于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行业,终端能源主要是电能以及天然气。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驱动力从工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工业内部从投资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转为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能耗普遍较低。对能源需求影响较大的高能耗行业发展将进入平台期,甚至下降期。能源必然要从“青年期”的快速发展转变到“中年期”的注重内功。
能源发展“新常态”长啥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行业发展重点,就有不同的能源消费特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能源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个头长得慢”。因为经济增长驱动力转换到较低能耗、较高产出的行业,支撑经济增长需要的能源消费增速与之前相比必然会放缓。《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预计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年均增速低于3%,与“旧常态”下能源消费年均增速相比下降超过5.8个百分点。
二是“更干净了”。从内因来看,随着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行业在调整,对能源品种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清洁能源。从外因来看,当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倒逼清洁能源需要加速发展。国家也对能源结构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2015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2.1%和5.9%,到2020年非化石比重要达到15%左右,到2030年20%左右,天然气到2020年比重要力争达到10%。
三是“更匀称了”。首先各能源品种之间将更注重统筹发展,消费增速放缓,需求增量将较为有限,同时在工业、交通、建筑领域将加大能源替代的力度,对于单一能源品种,其发展需要考虑其他能源品种对其影响。
其次能源建设在地区之间的布局将更合理,“十二五”中后期以来,一些能源建设开发布局不协调的问题开始显现,并越来越严重。例如,“十二五”期间全国弃风率最高达到17%,三北地区个别省份弃风率最高达40%以上。《规划》已经开始着手调整新能源的开发布局,容量指标向消纳能力强的地区倾斜。
四是“更节约了”。提高效率是新常态下能源工作主要目标。对于能源行业,提高效率主要是提高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过程中的效率。提高效率有很多措施,我国已经在提高煤电机组热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以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千瓦机组为代表的一批燃煤机组的发电煤耗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能源梯级利用对于提高效率的效果更明显。对比常规大型燃机单一发电和微型燃机冷热电多联供两种能源利用方式,同样的1立方米天然气,与单一发电相比,多联供可以多提供约25%的终端能源。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也是控制碳排放非常重要的措施,国家提出到2030年我国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提高利用效率相当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了碳排放。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企业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效益,消费者也减少了能源支出,是多方共赢的结果。
新常态下能源怎么发展
在新常态下,我国能源建设思路也需做出相应调整。笔者认为,今后虽然能源总量仍将有所增长,但不同能源品种有增有降将是常态,各类能源不宜再单打独斗,要强调大能源观,要强调综合效益,因此,“十三五”能源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要把控传统能源建设速度,要“走一步看一步”,避免形成路径依赖。能源项目需要适度超前,但不能过剩。需求速度在放缓,项目建设速度也需要放缓,尤其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煤电、炼化等行业,因为一旦投资变成实际产能,再做调整的难度和损失会很大。“十二五”中后期核准了大量煤电,进入“十三五”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项目建设速度。因此,要严格把控投资节奏,根据各行业情况不断滚动调整。
二是要做好能源综合平衡,要“个人服从整体”,要“新账老账一起算”。首先是要做好各能源品种的综合平衡,根据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各能源品种的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统筹安排各能源品种的建设投资。还要做好存量与增量的综合平衡,传统能源项目存量规模巨大,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挖掘出很大的潜力,并可将消化存量与补短板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过剩与不足并存、浪费与低效并存等现象的有效手段。
三是创新能源发展模式,尽量将化石能源“吃干榨净”。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已有一定的惯性思维,如一说发展就不由自主地考虑建设大基地,发展远距离大容量送受电等。今后要充分根据各地资源特点,优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能源远距离运输,在能源发展增量中优先考虑小型分布式项目、能源分质梯级利用项目等,并同时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终端能源,较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能源行业正处于被迫转型的压力下,新老矛盾交织并存,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主动调整,能源发展才能转到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正轨上,能源行业发展前景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