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市场在数年价格战的激烈翻搅后,传统的“大产值市场”--“背光”与“照明”,已沦为名符其实的“大屠杀市场”,还能在血海中屹立含笑的,要嘛有丰沛的内需、要嘛靠政策补助,不然就是有威风的下游绑桩,技术差异?价格差不多的时候还能坐下来琢磨琢磨吧,但当价差是两三成甚至一半时,“品质”两个字喊得再大声,都比不上铿锵有力的一句“性价比”。
照明无庸置疑是中国的战场,背光嘛虽未然而亦不远矣,对于非中国的LED制造商来说,早有“闻照明色变,望背光掬泪”的感慨,可就算LED经济价值铁了心要萎缩下去,在产业、国防、能源等环节的战略价值还是不言可喻啊!于是在激光大未来成真以前,放弃LED几乎等于放弃“光的价值链”,在那纯然的商业动机背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纠结缠绕着。
商战本不等于技术战,“把技术做好就会有市场”是高尚的情怀、是纯洁无瑕的工匠精神,是热爱科学的好孩子都应该用力守护的价值,但是孩子们有一天会长大,会困惑、会迷惘,会发现励志故事的背后,有远远不成比例的殒落,然后在心灵饱受折磨后,领悟了市场社会学的第一堂课:在商场,只有“高明”,没有“高尚”。(也许孙子兵法可以成为文科理科的共同必修,让年轻人从学术走入实务战场时,只消受点皮肉伤,不需动辄付出断手断脚的代价。)
史诺的唠叨到此告一段落,但全球LED制造者的呻吟还看不到尽头,为了止痛,市场专家们推出了剂量不一的特效药,成分不外乎“VLC”、“车用”、“特殊照明”、“UV/IR”、“小间距”以及“Micro LED”,这些特效药有作用时间跟作用范围的差异,共同点是成长能量与想像空间很大,那怕最后只能喷发一两个,都可能成为LED下半场的嘉年华。
那,CSP LED呢?史诺还是得说:“CSP是制造工法的演进,非市场应用的创新”。CSP本是制造流程的整合、精致化、效率化,除了做为LED maker技术实力的展演外,实务的商业价值还是回到“效率”、“稳定性”和“成本”,而这三个特性放在一起等于什么?没错,千言万语一句话:“性、价、比”。当未来某一天,不懂技术的消费者也能感受CSP带来的改变时,八成只意味着一件事---“CSP与传统封装的系统成本相比,更便宜了!”
所以,与其把CSP定位成开拓新市场的武器,不如务实一点,视为下个阶段性价比竞赛的防具。若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建议观察业务们都怎么推CSP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值的解药?什么是产值的吗啡?当然,我没有准备标准答案(今天不当预言帝,准备发射飞弹的读者请放下屠刀,手插口袋),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对市场成长的客观了解,找到更明确的可能性与方向感。
典型的成长型市场有两种,用白话到不行的话说,一个是新创市场,一个是替换市场:
(1)新创市场
顾名思义,新创市场就是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的需求。
这种市场的造梦期是充满感性与想像力的,故事张力足以让消费者与投资者澎湃,而经过好长的酝酿期后,市场落地了,同时伴随着破坏式创新,创造出非常巨大的成长能量,所以也是最难预测的市场,如AR/VR、IOT、机器人、AI都属于这类型的典型范例,如果各位去查询新创市场的预测,会发现各家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差异极大,甚至会跨一个至数个order,证明了这类型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而且一个巨大的潜在商机出现,成长速度也会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前进的太慢会造成投资泡沫,因为市场对好的故事会给予超额的期待;前进的太快则会造成产业的阵痛,因为新市场出现往往伴随着旧市场的消失,整个汰换过程时而以比较迂回的方式串联,史诺以后有机会谈总经时再深入解释。
简单说,新创市场的诞生,是人类生活阶段演进的象征,也是经济活动重新架构的里程碑。对LED来说,与感测、显示相关的市场都蕴含着机会,而VLC这种类型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可归属为智慧照明加值的一环,既不是单纯的取代,亦不是纯粹的新产品。
(2)取代市场
取代市场是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市场,因为需求是已知的,市场容量很好估,进入市场的策略也相对明确的多。取代市场的出现,除了说了两百次的性价比升级外,LED做为取代性光源,其form factor与光谱特性,能延伸出许多独特的附加价值,或是拓广其应用范围。LED在背光市场取代CCFL、在照明市场取代荧光灯,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图:电视是既有市场,OLED需在其中寻找新创价值与衍生成本的平衡点
要注意,并非所有成长市场都是简单的二分法,一个新产品概念的诞生,可能同时蕴含取代价值与新创价值,以LED取代CCFL为例,取代的价值是成本、寿命与环保,创造的价值则是广色域与Local Dimming,新创价值的实质效用越高,取代过程的“可容忍价差”也越高,越有益于替代过程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