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失守 “草根”机器人占据国内生产线半壁江山

   日期:2017-04-20     评论:0    
核心提示:“好不容易搞到几张门票,以为是高大上的机器人展览,结果令人失望,展区的机器人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日前,在山东日照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的一些机器人产品创意展览上,一位家长边看边跟身边的孩子说。

“好不容易搞到几张门票,以为是高大上的机器人展览,结果令人失望,展区的机器人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日前,在山东日照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的一些机器人产品创意展览上,一位家长边看边跟身边的孩子说。

记者在创意展览区听到工作人员向前来观看的市民介绍说,此款机器人可以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话音未落,一位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半蹲着跟机器人说,你叫什么名字?机器人并没有做出任何答复,随后小女孩又问,你今年几岁了?机器人还是没有任何答复。

对于小女孩向机器人发起问话机器人没有任何反映,在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技术不成熟,这台机器人只预设了几种语言,并不是对方问什么机器人就答什么。不过,它会模仿人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我们面对机器人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左右转头。

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一位小男孩跑到机器人面前一转头,机器人也跟着转头,此时,人群中传出笑声……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3000多家机器人企业中,只有10%的机器人企业有竞争力,其余90%什么都不像,只是充一个概念。

其实,当前绝大部分人对于机器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近几年不断出现新闻介绍,机器人的出现会导致人类失业的大讨论中。不过,机器人能否取代人工暂且不论,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低端机器人正扎堆在我国各大生产线。

blob.png

“井喷式”发展

日前,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仍将是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机器人技术市场,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支出将占全球支出的30%以上。预计中国在2020年的机器人技术支出将达到594亿美元,比2016年的246亿美元的估算支出增加一倍以上。

毫无疑问,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的机器人销售量世界第一,需求规模巨大。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高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政策上来看,随着企业转型,人力成本上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全国机器人产业园区40多个,机器人企业达到500多家。

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机器人概念异常火暴,行业发展也被视为未来科技发展的蓝海,许多资本和企业蜂拥而上,扎堆机器人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鼓励机器人健康发展,我国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诸多的扶持政策与产业规划,不仅如此,机器人发展也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除了国家政策外,各省市政府也将机器人产业纳入了重点项目。例如《青岛国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福建省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

事实上,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地方政府鼓励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促使了机器人从之前的冷门到如今备受各界关注,与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密不可分。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机器人产业发展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呈现出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的特点。

罗仲伟坦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内在需求,而仅仅是跟着政策走,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性。

“草根”机器人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机器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机器人发展高端失守、低端扎堆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中的真实现状。

包括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在内的官员及业内的专家也都曾表示,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但其中将近一半企业是没有产品的空牌子,剩下的一半企业里相当部分并没有技术积累,主要依赖进口零部件组装和代加工,处于产业链底端,真正能自己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仅有100家左右。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2016年年初,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800余家,其中200多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

事实上,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机器人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而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的中下游。

据了解,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机器人的身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商,依赖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设备做集成品。

有媒体报道称,走进珠三角实施了“机器换人”计划的工厂车间会发现,能够进行智能自动化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机器手多是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和发那科(fanuc)的产品。据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介绍,以这四家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份额超过70%。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总经理石金博说,目前东莞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只有零星几家,多数企业90%关键零部件和中高端数控系统均依靠进口。比如,大量进口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和三菱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中低端的则从台湾地区进口。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机器人的机制不在于本体,而在于应用价值,机械自动化在于应用,用起来了才有价值,没用起来就是一堆废铜烂铁。但是,本体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终究受制于人。

曾海伟告诉记者,当前,机器人产业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机器人并没有自主品牌,还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

据资料显示,我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机器人产品水平同国外先进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工业机器人在速度、精度等方面相对落后,服务机器人在自主决策和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上仍较为落后。

罗仲伟认为,当前的机器人大的发展方向是符合当前发展形势的,但是也存在粗放型发展的问题,例如,会导致资源浪费、投资回报率低等。

“抢风口”不如攻“关口”

另据第三方调研报告显示,欧盟的部分国家目前正在规划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管理标准。机器人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5%的企业具有强烈“机器换人”意愿,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

据悉,欧盟的部分国家目前正在规划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管理标准。种种迹象表明,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机器换人”的发展似乎成为趋势。

针对低端机器人庞大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曾表示,发展机器人产业,不是要追“风口”,而是要攻“关口”,选准产业的瓶颈进行突破。尽管机器人产业很热,但地方在发展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罗仲伟告诉记者,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能力弱是制约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实,摆脱机器人产业中低端徘徊的问题,工信部此前也表示,要推动机器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的方向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合力。

曾海伟说,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行业发展标准,提高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的政策,落实推进各地科学发展、理性发展;另一方面,在野蛮发展过后,市场会自行调整,一些缺乏自主品牌及没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5年之后,国内的机器人企业能剩下五分之一就不错了,特别是那些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将基本没有生存空间。”近日,国内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认为。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