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制造业使中国在2010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1980年低成本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仅仅排名第九。现因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正在迅速转向中高技术制造业。
一度占据低成本制造业主导地位的中国之转型,为其他国家腾出了位置。德勤预测,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构成的“潜力五国”,或合并其首字母简称为“MITI-V”,将有望从中国手中接棒。
而一些行业和区域专家的共识是:印度最有希望成为低成本制造业的下一个主要枢纽。
根据德勤对行业CEO的调查,在接下来的五年中,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MITI-V,将跻入前15名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
他们将是新世代的“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业的最大经济体,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型产品,如服装,玩具,纺织品和基本消费电子产品。
劳动力成本上升 中国转向中高端制造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现在只比美国低4%,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年均制造业工资自2010年以来增长了80%。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进军更高价值的制造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
德勤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合著者Michelle Drew Rodriguez表示:“十年前的中国还和中高技术制造业不沾边。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速的计算机,甚至击败了美国国家实验室,“
IDC全球机器人研究总监Jing Bing Zhang与Drew Rodriguez一致认可中国在先进制造方面的实力。
中国在这方面非常有竞争力。他们能够生产复杂产品,能够保持良好质量,包括智能手机,半导体,机器人,先进的制造设备,甚至飞机。
Zhang认为随着中国制造业价值提升,工人的工资上升,低成本制造业正在逐步被挤出。
这并不是最新趋势,已经发生了几年。特别是中国的制鞋和服装业已经大批迁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甚至孟加拉。中国正致力于产业升级。
MITI-V中哪个最强?
在制造业专家眼中,多种领域对提升低成本制造竞争力很重要:年轻人口,低成本劳动力,有利政策环境,良好基础设施,足够的工程师,工人的最低教育水平,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内需。
不同的经济体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但印度却脱颖而出。Zhang认为印度有潜力成为低成本制造的下一个枢纽。他指出,华为在去年9月宣布将在印度每年制造300万台智能手机,而富士康将在印度投100亿美元开设iPhone制造厂。
印度的特殊优势,是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混合,并拥有达12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虽然穷人多,但他们的收入还在上升。 “印度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这个非常重要,可以满足对制造工程师,设计工程和主管的需求。这一点相对MITI-V的其他国家非常有优势。“张说。
印度的政策环境也越来越支持制造业。印度政府于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运动,旨在提高该国制造水平。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印度2015年比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而政府支持的行政效率也更高。
尽管积极因素不少,印度还面临诸多挑战:普通工人至少应能读写以便操作机器,但印度在普通技能方面的得分低,在联合国2016年人力资本指数中排名世界第105位,低于任何其他MITI-V国家。同时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运输和能源供应,其排名低于大多数其他新兴经济体。政府低效也是一个重大的障碍:全国270多个项目因土地征用和环境清拆的拖延而进展缓慢。
MITI-V中其他国家还有机会吗?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Oxford Analytica的东南亚地区负责人Carlo Bonura和Zhang都认为,泰国和马来西亚更注重高中和中等技术制造业,而不是下一个低成本制造中心。泰国拥有强大的汽车,电子,食品和化工行业,而马来西亚有强大的化工,机械和橡胶加工行业。与MITI-V其他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和泰国更加富有。
至于越南,最大的优势是人力成本。博西家用电器高级工程师称已经有很多公司搬到越南,因为当地工资是中国的一半。而且越南的政治环境稳定,也有比印度尼西亚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接近中国的优势。
Bonura认为,印尼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实施工业战略的能力。高度分散化国家和基础设施问题也是两大挑战。不过相比越南9500万的人口,印尼拥有超过2.55亿人,在消费市场方面稍有优势。
黄雀在后:机器人崛起
综上,印度似乎是MITI-V中在低成本制造业方面最有竞争力的。事实上,德勤报告已将印度列全球第11位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然而,还有另一个威胁。随着机器人功能日益复杂,有分析师预测未来制造业将雇佣更少的人。但Zhang与Drew Rodriguez认为,MITI-V在未来十年还将具有强竞争力。
可以看见的是对人力劳动依赖程度的减少,但未来15-20年,低成本制造业很难摆脱对人的需要。
德勤指出,现在世界进入了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增长期,但是2014年,机器人技术的全球密度仍然很低,全球每万名员工66个,中国36个,泰国57个,印度几乎没有。
此外,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威胁也是MITI-V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之一。
相关:十年内美国如何找回外流中国的生产岗位?
《福布斯》(Forbes)网站20日登载了一篇名为《美国如何在10年内找回外流中国的25%生产岗位?》。全文摘编如下:
在私有资产风投和公共市场投资领域有15年工作经验的格伦?鲁克(Glenn Luk)在在线知识分享平台Quora上对这一问题作了解答:
“我会滑向冰球即将到达的那个地点,而不是它目前所在的地点。”
——加拿大职业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如果我们保证会继续向前看,而不是回首过去,那么情况就不会变坏。
不论你以何种方法丈量,美国都是领先的那一个。领袖们不会通过回首过去来保证他们的领导地位。他们有着坚定向前的目光,充满了信心与决心。
如果你不在意岗位的质量,那么创造工作岗位实际上很简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进步的时钟拨回过去。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其2015年的年度信件中说到了铁路行业,这是他有些许了解的一个话题: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的劳动力总共有4400万。135万工人在铁路行业工作。经1等铁路运输的货物的年收入(吨-英里)总计为6550亿美元。
截至2014年,1等铁路承担了1.85万亿吨-英里的量,增长了182%,而雇佣的工人总数却只有18.7万,这自1947年起下降了86%。
……生产力显著增长的结果就是,从1947年起,以每吨每英里计算,搬运货物的单价下调了55%,这一调整每年给运货商省下了900亿美元。
另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是:如果现在还要像1947年时那样搬运货物,那么我们需要300万名铁路工人来处理如今的货运量。”
70年前,美国劳动力中,仅有略多于3%的人在铁路上搬运货物。如今,铁路行业涉及的劳动力人数只占1%的十分之一,但在全国范围内运输货物的数量却增长了近2倍。如果我们想要创造300万份新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70年以来在生产力上取得的进步丢弃。
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期待创造的岗位类型。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创造下一个苹果公司。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对未来做了设想,并通过努力将其实现。他把苹果公司带到了“冰球”即将滚向的那个地点。
如今,苹果公司近乎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10年前这个世界上未曾出现的产品。
根据苹果公司的一部手机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以中国这一个地区为例)来计算,由iPhone带来的71万美元的盈余为美国支撑起了许多高质量的工作岗位:像为丘珀蒂诺(Cupertino)提供了4.7万份高薪工作,薪水高达15万美元/每人。更不用提由这些高工资支撑起来的其他社区产业。这还只是一个区域中,一件硬件的销售带来的收益,并未将由iPad,Mac和App商店带来的收入计算在内。
我们需要更多的iPhone。我们需要构想出更多的苹果公司。
我们不应该只想着“将工作找回”,而应该多去想一想未来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并确保我们能超前将这些提供给世界。如果我们将太多的焦点放在试图从中国拿回那些老式的工作岗位,我们可能会有眼看它们“滑过”我们眼前的风险。格雷茨基建议我们放眼未来。这对于德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是一样的。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外包(以及自动化)确实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一些群体,尤其是在中西部和这个国家中心区域的农业社区。放慢外包的脚步是可取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给那些遭受重创的地区时间来恢复。尽管将关税从50%调低到10%或会给美国创造一些价值,但或许将它们全部移除要比摧毁它们要更加值得。我们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我们有能力互相帮持。
如果我们想要从外包中获益,我们必须让自己能够处理好外包会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破坏。或许这就意味着,两党应该团结一心,想一想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美国人民度过苦难的转型时期。
但是,减慢速度并不代表着向后看或是回到过去。我们可以将步伐放慢一点,但是还要专注于那个隐喻的“冰球”在十年、二十年或是甚至100年后将会滚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