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匮乏怎么办?半导体企业开启“抢人模式”

   日期:2016-12-28     来源:满天芯    评论:0    
核心提示:近年,中国大陆积极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但是相关技术专利门槛让多数大陆半导体厂商举步维艰。面对众多的技术壁垒,大陆半导体厂商要想实现自主发展,就必须先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近年,中国大陆积极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但是相关技术专利门槛让多数大陆半导体厂商举步维艰。面对众多的技术壁垒,大陆半导体厂商要想实现自主发展,就必须先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近日,有消息传出合肥长鑫和紫光同时瞄上了已被美光收购的华亚科制程相关人才,合肥长鑫和紫光分别开出了三倍和双倍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

早已开启“抢人模式”

合肥长鑫除了计划和武岳锋基金并入的美商矽成(ISSI)合并,早已挖走了华亚科前资深副总刘大维。此次又传出合肥长鑫开出现有华亚科三倍的高薪进行挖角,且锁定人数高达两百人,远高于紫光集团出的双倍薪,已有不少人决定投效。

除此之外,华亚科前董事长(台湾DRAM教父)高启全也跳槽到紫光集团担任资深副总裁,紫光纳入武汉新芯整合成立长江存储公司后,又挖角了前华亚科主管厂务的子弟兵施能煌担任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并相继带走近十位子弟兵,投入在武汉兴建3D NAND Flash的建厂及后续自主研发DRAM技术作业。

12月6日,号称华亚科“末代董事长”的李培瑛刚刚卸任华亚科董事长,不过与高启全不同,李培瑛此次卸任并非跳槽。相反,美光与华亚科的牵手成功,还全靠李培瑛从中撮合。成功撮合了美光和华亚科婚姻的李培瑛曾感叹,二者联姻最重大的意义是把全球记忆体关键元件的制造留在台湾,用台湾的人才与基础建设。并且,华亚科虽然已经属于美光,但是生产、进出口、交易和封测都还在台湾。

其实,不仅台湾存储厂商担心人才流失,就连全球三大DRAM厂也如临大敌。据悉,为了防堵中国大陆藉挖角剽窃技术,全球三大DRAM厂三星、SK海力士(SKHyNIx)及美光,近期不约而同相继寄出存证信函给跳槽到大陆合肥长鑫、及为福建晋华负责研发的联电核心成员。力晶集团执行长黄崇仁透露,包括三星和SK海力士已寄存证信函给被合肥长鑫挖角的原三星和SK海力士员工,并且措词强硬。

不让买,只能“抢”

近年,两岸关系因政治性停滞而波及到了半导体产业。紫光集团在2015年10~12月接连提出了3个对台湾企业的出资方案,但其中2项已遭遇失败,剩下的1项前景黯淡或将搁浅。

11月下旬,台湾大型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南茂科技的董事长郑世杰曾透露,该公司原打算接受紫光增资120亿新台币,出资25%的计划,但无奈被迫放弃。尽管没有明说原由,但从南茂科技透露的蛛丝马迹来看,该计划应该是受阻于台湾当局投资审议委员会的审查。

尽管目前台湾各半导体企业的业绩都不错,但半导体行业是典型的业绩波动幅度十分剧烈的行业。随着大陆资本入台一次次受阻,大陆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挖角对方的技术人才,才能间接获取掌握在台湾企业手中的核心技术。

目前,中国大陆挖角台湾半导体产业人才,已从晶圆代工、封测延伸到近年备受瞩目的IC设计研发等领域,在人才引进方面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就拿面板厂商来说,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面板厂曾以 3~4 倍薪水挖角台湾面板人才。除了重金,股票也成了诱因,台湾联合晚报就曾报道,中国半导体大厂以年薪 250 万、150~200 万未上市股权,几乎是联发科工程师两倍的条件开启抢人模式。

台积电人才流失惨重

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掌握着全球半导体代工生产领域55%的市场份额。卧虎藏龙的台积电,被大陆资本相中已久。此前,台积电联合首席运营官(COO)蒋尚义,重磅加盟中芯国际出任独立董事。据悉,中芯国际承诺给蒋尚义的薪酬除了4万美元年薪外,还有18.75万股可认购普通股和18.75万股受限制股份。

近日,又盛传台积电元老级人物梁孟松(台积电前资深研发处长),也将加盟中芯国际。梁孟松本人是吃16nm/14nm技术饭的,先后任职于台积电与三星,有传闻指梁猛松就是搞定三星14nm工艺制程的功勋人物。

中芯国际先后网罗蒋尚义、梁孟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挽救先进制程落后的现状。目前,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发展严重落后,亟需强力的救援者,而梁孟松则是绝佳人选。

目前,大陆高薪挖角台企技术人才的大幕已开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