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进军”神秘考古界 严谨帅气当合格“保镖”

   日期:2016-12-26     来源:中国仪表网    评论:0    
核心提示:日前,我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条状态萌翻一众微博网友。“为了保证考古工地的安全,我让房东大爷给我弄条狗来看门护院,结果第二天这货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配图三张人畜无害的小中华田园犬。

日前,我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条状态萌翻一众微博网友。“为了保证考古工地的安全,我让房东大爷给我弄条狗来看门护院,结果第二天这货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配图三张人畜无害的小中华田园犬。

 

(图为微博原文)

网友们本着为博主“排忧解难”的初心,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出谋划策”让“萌犬”变“猛犬”。评论区更是喜闻乐见的被一波“猛犬”淹没。而小编作为众多吃瓜群众中的一员,在被萌翻了的同时,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现代考古届,保障考古安全的不只可萌可帅的狗,我们仪表们也是集严谨帅气于一身的“一线人员”。

 

“严谨”:我们为考古保驾护航

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考古这个神秘而严肃的世界里,用好“兵器”,减少失去珍贵信息的遗憾一直是考古学家努力探寻的“宝藏”。早在2009年,我国就研制出首台可以在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探测与保护的车式“移动实验室”,将信息采集、智能预探测、分析检测、现场提取等功能集成在移动车上。配备有智能控制、传感器、计算机、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装备,可以通过现场视频、温度、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大大提高我国考古探测和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能力。

 

到了2016年,考古用仪表工具更进一步,遥感信息、虚拟现实、无人机等“黑科技”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中大显身手,从遥感监测到扫描测绘,从遥感考古到空间考古,仪器仪表在发挥其精准作用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考古发现的时间。自2012年开始,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参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于2013年在河西走廊西端的丝绸之路瓜州-沙州段遥感考古中一次性发现6处古城遗址。相比于前辈们用了近十年才找到巴州古城,这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帅气”: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随着我国智能化领域的不断扩展,仪器仪表除了应用于考古之外,也在文物保护产业崭露头角。

 

在2015年,我国工信部就公布了201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名单。八个项目中,包括仪表监测系统、成像系统等在内的仪器仪表技术占了绝大多数。以文物专用高/超光谱成像设备为例,该设备应用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超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文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同时获取;同时构建相应的光谱数据库,配套相应分析软件和光谱图像处理软件,形成文物分析专用高光谱/超光谱成像系统。多个仪表装备齐上阵,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同年12月,北京中聚新能、辽宁沈阳仪表研究院与美国ALANTEK公司就传感器和光谱仪器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项目展开合作,旨在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加快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提升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

小编总结:

考古是一项在外人看来颇为神秘的工作,实际上却常伴随着艰苦与孤独。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仪表在考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们在减轻考古学家们的负担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历史、还原历史作出了贡献,让我们在祖先的智慧基础上,能够走得更远。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