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日期:2016-11-29     来源:第一财经科技    评论:0    
核心提示: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近期研究发现了北京空气中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这意味着人类对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线失守,一场大规模治理污染的运动即将打响。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或许是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

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近期研究发现了北京空气中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这意味着人类对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线失守,一场大规模治理污染的运动即将打响。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或许是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学习欧洲经验

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的研究报告,预计至2020年,全球有半数的智慧城市将把气候变化、快速修复能力以及可持续性等关键绩效指标纳入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中。城市正在定义新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有形的项目中。这一举措将达到巴黎COP 21大会上所定的衡量结果,降低温室气体(GHG)排放。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Gartner研究副总裁Bettina Tratz-Ryan对记者表示:“考虑到2020年能效、碳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等目标,欧洲的许多城市已经启动了能源可持续性、资源管理、社会包容以及社区繁荣计划。”Tratz-Ryan指出,全球各大城市已经设立交通与移动性相结合,通过物联网支持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解决或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以佛罗伦萨为例,当地政府推出了一种智能交通卡,使用佛罗伦萨卡,可以免费乘坐电动公共汽车到达许多旅游景点,在使用环境友好型电动公共汽车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游客的文化与旅游体验,并与气候变化、快速修复能力及可持续性结果直接关联起来。

在巴黎街头,马路两边随处可见的城市自行车方便人们出行。自行车租赁每年只需30欧元,每次骑行时间长达1小时。更新式的玩意儿是路边停着的银色电动车,这些电动车闲置时就搁在路边充电,如果有人要用只要下载相应App就能解锁租用,非常方便。政府希望借此改善巴黎不良的空气质量。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Gartner观点认为,传感器已经成为改善气候变化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处于智慧城市的核心位置。据Gartner预测,到2017年,各城市将使用大约3.8亿件联网物件完成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目标,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增至13.9亿,占到所有投入使用的智慧城市联网物件的20%。2017年,智能商业大楼与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使用案例将成为主要贡献者,占到智慧城市所有物联网安装基数的58%。

在欧洲,智能路灯将成为城市不动产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之一。欧盟已经规定成员国需要在2016年年底之前淘汰其白炽路灯的生态设计。Tratz-Ryan表示:“这些可持续性目标还将产生积极的投资与创新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城市走廊内的工业部门而言更是如此。”

本月智慧城市博览会在巴塞罗那召开。这已经是巴塞罗那第六次举办这项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智慧节能的国际性大会。在巴塞罗那的160多条道路上,有3000余盏LED节能感应灯用来照明;新建楼宇全面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此外,巴塞罗那还利用废物燃料加热取暖,并推行海水冷却原理制冷的空调设备。整个城市用无人机监控下水道的排水系统。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据Gartner统计,实施面向照明、供暖制冷的综合商业管理系统可以将能耗降低50%,这明显有助于城市履行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与此同时,欧盟的能效指令意味着公共建筑与私人不动产将需要每年减少3%的能耗。当下供暖、制冷与照明约占楼宇能耗的60%。

Tratz-Ryan表示:“城市将成为新技术开发的良好环境的展示中心,为行业提供压力测试环境。对于城市而言,这些优势意义深远。”比如阿姆斯特丹正在实施大量工作,将能源弹性与绿色科技及可替代性资源创新联系起来。此外,该城市还在构建多种用户界面友好的移动性出行选择模式的链接,例如拼车、自行车站或者步行街道。

但城市移动性的无缝链接并未只停留于从A点移动到B点的选择。拼车的普及、公共交通电气化、面向电动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针对动力机车收取拥堵费,所有这一切都在推动着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包括更清洁的空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节约能源,同时改善道路噪音水平与周边环境。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国

致力于智慧城市倡导的巴塞罗那展览中心代表处诺艾中国(Noe Concept Design)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需要更高程度的国际化合作,中国城市和企业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根据中国环保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在该部监测的全国338个城市中,有大约80%的城市环保不达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表示:“政府已将各种治理污染的政策举措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自2012年起,中国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根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从2012年到目前,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投资总计达到3847亿美元,保持全球领先优势。仅在2016年迄今,中国新增清洁能源投资已经达481亿美元,远远超过日本的96亿美元和美国的326亿美元。

彭博数据还显示,全球2016年迄今总计发行了611亿美元绿色债券,其中中国占了219亿美元,而在2015年,中国发行的旨在为环境项目融资的此类债券不到10亿美元。穆迪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眼下正在加大力度引导资金投向减少污染的项目。

而未来,中国可能将更多精力和物力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从中国政府2013年初开始启动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起,智慧城市的建设走向规模化,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城市在中国正在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治理城市污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住建部建筑能源节能和科技司副司长倪江波在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博览会上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膨胀以及土地供应紧张、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堪忧都成为抑制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感知等手段来对人们的需求做出智能反应。”

中国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可以树立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支持中国主导的绿色产业。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分享者Mohan Munasinghe近期在温州肯恩大学的一场影响力投资国际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对中国在治理污染方面的措施大加赞赏。他说:“气候变化问题一贯不受美国政府重视,美国的碳排放量超乎人们想象,远远超过中国。但中国政府近年来做的都是事实,政府下了决心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