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已经确定下来了,很快就会对外公布。”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全国各省在9月已上报了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现在已经确定了约100个试点项目,有望最快在本月公布。
长期以来,配电业务以往只能由电网公司投资运营,自《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中明确社会资本可以进入增量配电领域后,增量配电实施细则一直在酝酿中。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配电网包括了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等局域电网。并且指出,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其他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存量配电网均属于新增配电网。
随着100多个PPP配电网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社会资本进入配电网的投资热潮也将启动,而增量配电网项目将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有机构计算,100个增量配电试点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达到500亿~1000亿元。
配电网PPP投资大幕拉开,但社会资本能否真正玩转,仍面临着和电网企业竞争、短期难见效益等问题。
PPP模式主导试点
近两个多月来,企业参与配电网投资动作频现。
9月26日,中石油旗下的大庆油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根据消息,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拥有企业电网以及自备电厂,其增量配电网拥有近30万居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用户,年供电量达13亿千瓦时,是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配电网。
据了解,经过黑龙江政府审核,大庆油田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已被推进申报全国试点。
11月3日,吉电股份(000875.SZ)发布公告称,将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资委全资设立的龙翔集团合作,建设运营第长春新区综合智慧能源供应以及增量配电网PPP项目。总投资83亿元,2016年内开始建设,在未来二至五年内投入完毕。
在这份公告中,也透露了其合作模式:由龙翔集团通过法定形式选定的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使用者支付可用性服务费和运营服务费。
这些频频动作的背后是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特急”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要求,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报送3~5个项目。并且要简要说明项目名称、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是否已经核定输配电价等情况。
由于根据《售电公司办法》规定,售电公司准入首要条件是资产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并按照资产总额分三档划定了年售电量规模。
“2000万元”这个门槛对于电力投资来说并不高,有消息称,各地对此参与热情度高,上报的总项目规模已经超过160个。
但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结果很快就会公布,不方便透露总的数字。该人士还称,虽然要求各地只能报送3~5个,但实际各省项目的数量不平均,也没有规律性,最终的结果也是根据各省上报的项目情况确定的。
数据显示,全国现在有超过200多家国家级工业园区,上千家省级工业园区。这意味着,首批进行增量配电业务试点100个左右的规模,仍是全国工业园中的很小一部分。
记者采访后发现,除了大庆油田、吉电股份这样的大企业所建设的项目外,一些没有被推荐入选的工业园区也已经开始行动。
位于陕西咸阳市的新兴纺织工业园主打纺织产业,该工业园区成立的“陕西新兴配电售电有限公司”于10月20日获得工商核准,注册资本5000万元。
“陕西省政府上报的工业园区只有5家,我们并没有入围。” 陕西新兴配电售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韩鹏告诉记者,咸阳纺织工业园2011年开始建设,园区的配电网资产所有权也属于园区管委会。现在园年用电量约为两亿千瓦时,后续也将加大企业进驻力度。虽然没有被入围此次推荐的全国首批试点,但是工业园管委会已经开始相关的探索,今年下半年引入PPP模式,合资建立了配售电公司,为后期配电业务的实质展开做准备。
陕西新兴配电售电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显示,除了工业园管委会旗下的投资公司持股51%外,还引入两家股东都是自然人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5%和24%。
社会资本更关注长期回报
在10月30日举行的“2016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表示,国家电网欢迎民企参与配电业务。
《办法》中,明确了增量配电网的内容,配电网运营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社会资本进入配电业务有了操作依据。
而对于南方电网的行动则更早一步,成立了全国首家增量配电网混合所有制企业。2015年11月30日,南方电网旗下的深圳供电局、招商局地产、中广核深圳能之汇、文山电力和深圳前海控股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成立,主营前海蛇口自贸区的配售电业务。
为什么增量配电先选择在工业园区进行试点?
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看来,首先工业园区电力消耗量大,有大量的电力需求,是拉动各地经济的增长点。另外,工业园区的用户用能方式多元化,具备形成综合用能增值服务的条件。
“工业园区配网范围清晰,扯皮少,社会资本进入容易。”协鑫南方售电公司总经理张传名告诉记者,而且工业园区的电力负荷大,更有可能产生效益。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园区政府可以通过降电价增强招商引资优势,体现改革成果。
据了解,现在已经建成的“增量配电网”种类较多,从投资主体上看,有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企业等。而对于未建、待建的配电网,谁建设就拥有所有权。现在按照国家的改革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将共同建设运营配电网项目。
《办法》中规定:增量配电区域的配电价格由所在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输配电价改革有关规定制定。这就意味着,配电价格仍将采取“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式实行独立定价。而这也将是配电网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拥有了工业园区的配电业务,自然也会向售电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发展。”陕西一家能源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单独做配电业务的收益可能较小,所以配售一体,甚至发配售一体会更有竞争力。
也有企业用户对此表示出疑虑:工业园区的配售一体经营,是否会形成小规模的“垄断集团”?
实际上,现在很多工业园区并没有制定独立的配电价格。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通知,将“新增配电网的配电价格机制和规则”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现在社会资本可以进入配电网领域,毫无疑问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
“对于社会资本而言,最大的投资诉求仍然是希望拥有长期较好的回报。”张传名认为,社会资本进入配电网领域,公平和程序透明至关重要。现在增量配电网领域看起来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和电网企业竞争、地方政府要价高、短期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等困难。
曾鸣告诉记者,由于涉及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多种所有制都可以投资并运营配电网之后,配电网仍然要坚持统筹规划、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增量配电网也要纳入地方电网整体规划,采取招投标的市场化方式、合理建设、有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