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日期:2016-09-13     来源:中国工业评论    评论:0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积极应对发展新趋势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积极应对发展新趋势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标体系

2012~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开展了全国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得到了各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部分省份还借鉴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法,对本省地市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开展了评估。2015年,在前三年评估的基础上,赛迪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开展了第四次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

为确保评估的连贯性和可比性,2015 年评估沿用了之前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三类共23项指标。

评估指标体系

其中,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数据来源、抽样方法与指标测算方法

在表1所列的指标体系中,有15项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评估数据库、工信部相关统计公报等官方统计渠道。此外,8项指标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赛迪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大规模企业调查工作,企业样本采集量已由首次评估的2300多家,扩大到6000多家。所有调查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5位的重点工业行业,每个行业中调查企业包括大型和中小型企业各20家。企业数不足20家的,按实际企业数统计。需要说明的是,集团型企业(是指其下属公司具有二级法人地位的企业集团)的总部不在调查范围之内,其下属经营实体公司可纳入地方调查范围之内。行业划分按照国家标准(GB/T4754-2011),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规定,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

最后,基于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借助指数测算软件,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区域对比分析。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利用上述区域两化融合指标体系,在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00多家企业开展网上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得出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68,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6.54,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同比增长了3.67;工业应用指数为66.04,同比增长了6.34;应用效益指数为83.25,同比增长了9.82。从表2和图1可见,2011~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总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每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总指数增长幅度呈先降后升态势,两化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排行榜

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两化融合总指数排行情况,参见表3和图2。

可以看出,2015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

一是全国两化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两化融合正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2012~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分别为59.07、61.95、66.14、72.68,2013~2015年指数增长量分别是2.88、4.19、6.54,增长率分别是4.88%、6.76%、9.89%,增长速度呈逐年加快态势。

二是“宽带中国”战略助推基础环境建设效果明显。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已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和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全面实施“宽带中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狠抓网络提速降费。截至2015年底,8M以上、20M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69.9%、33.4%,比2014年分别大幅提升了29、23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电子商务成为发展亮点。我国电子商务正加速从消费领域向工业领域延伸,已成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引领生产方式变革、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分别增长 8.37 和10.28,均高于2014 年的 5.41 和 4.75 的增长量。

四是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图2和表4可以看出,2015 年东部两化融合平均指数是86.06,中部是 73.40,西部是59.93。东中、中西、东西部差值分别扩大为12.66、13.47和26.13,表明我国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东部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省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

从各省市的数据来看,2015年多数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广东、湖北、云南、山东、浙江发展总指数增长最快(参见图3),

天津、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安徽、河北、北京、福建发展总指数增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基础环境方面,重庆、内蒙古、河北、贵州、甘肃增长最快(参见图4)。

在工业应用方面,广东、云南、湖北、浙江、天津增长最快(参见图5)。

在应用效益方面,西藏、安徽、河北、广西、山东增长最快(参见图6)。

进一步深化我国两化融合相关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积极应对发展新趋势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提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创造和完善推动我国两化融合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依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加强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统筹协调,强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强化两化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中央与地方协同的推进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两化融合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强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各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建立统筹部署、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将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及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央企集团、中介组织、高等院校和专家队伍等在评估咨询、公共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完善工业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负责统筹本级政府或部门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两化融合。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等指标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政绩考核制度,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纳入各级政府的业绩考核体系中,督促各地政府加强推进区域两化融合。组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贯标试点,鼓励和推动各地开展省市级贯标试点工作,引导企业有效识别和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培育“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

把握“互联网+”时代大融合的趋势,拓展“互联网+”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培育“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一是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二是培育开放式研发设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重点面向消费品、装备制造行业,鼓励骨干企业建立网络协同设计平台,打通企业与社会资源合作渠道,整合多种设计资源,探索创新协同设计、众创、众包等研发模式,实现产品设计环节互联网化,加快构建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开放式新型研发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建设一批提供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的新型研发服务机构。三是推广个性化定制。推动家电、家具、服装、家纺等行业建立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动态感知、实时响应消费需求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鼓励飞机、船舶、汽车等行业建立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数据库开放共享,提升高端产品和装备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定制化服务能力。推动建设增材制造等共性服务平台和线上线下展示中心,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快速原型、模具开发和产品定制等在线服务,培育“互联网+”新型手工作坊等小批量,个性化的定制模式。

健全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一是构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系统。鼓励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新型众创空间,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载体。围绕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推动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资源在线有序开放和共享,鼓励检验检测、测试认证、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专业研发服务的网络化与平台化,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二是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打造开放共享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应用服务。推动以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信用等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模式和新渠道。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三是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基于工业云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以及在线监控、优化控制、设备管理等工程服务。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经营管控。鼓励中小微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创新业务模式,运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第三方外包服务促进基础和集成应用。

提升两化融合基础保障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支撑能力,为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加快提升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二是加快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创新产业投融资方式,突破核心电子器件,以及高端芯片、关键工艺、装备、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瓶颈。组织实施智能工厂关键软硬件产品产用联合攻关工程(用户与提供方联合研发),突破汽车、医疗、机床、电力、航空产品智能化核心软硬件技术瓶颈。三是持续支持国产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CPS 研究和行业的应用试点,支持检测认证、标准验证、系统集成等能力建设。

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化应用

加强基础信息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研发资源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夯实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基于产业链、产品链、分工链、技术链、专利和标准链,整合创新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动。二是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建设,突破和掌握先进制造、节能减排、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创新。三是突破综合集成关键共性问题。针对不同行业两化融合综合集成关键共性问题,联合行业组织、软硬件服务商、关键企业用户等相关主体,以业务集成为切入点,探索形成面向综合集成的标准、技术、产品和共性解决方案等,并进行普及推广。鼓励企业以两化融合周期性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为抓手,实现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集成、产供销集成、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集成等方面的全面集成,以及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与服务、产业链协同、集团型企业一体化管控等跨企业协同创新应用上的重大进展,推动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由单项覆盖阶段全面进入集成提升阶段。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是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三是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

促进工业应用集成创新

工业应用水平是两化融合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工业应用集成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高低。一是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分析感知用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打造智能工厂。建立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维(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二是鼓励企业根据数据资源基础和业务特色,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等新业态。推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探索创新协作共赢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加强大数据应用创新能力建设,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体系。三是发展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推动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鼓励制造企业建立面向生产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和智能服务平台,推广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在线维护服务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推动工业产品质量、试验检测认证等基础数据的开发集成和开放共享,培育一批行业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支持制造、互联网和信息通信企业跨界联合,加快构建以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APP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四是深化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石化、冶金、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在线采购、销售和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转型,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手段和模式。鼓励信息通信企业建立工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大宗商品在线交易的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规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创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形成一批集网上交易、加工配送、大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第三方工业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工业电子商务与物流集成发展,推动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配送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