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戴着智能手环慢跑时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玩着平衡车,是否在玩游戏之余期待着VR设备带来的视觉享受,是否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感叹人工智能的强大?不知不觉中,一个个智能硬件已走入我们的生活。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人工智能化改造,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优化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是物联网的基础。智能硬件涉及上游芯片(通用芯片、MCU等)、传感器件、操作系统,中游各种整机、终端制造,下游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具有软硬融合、跨界应用等特征。
智能硬件涉及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咕咚手环、Tesla、乐视电视等。
智能硬件,蛰伏多年,一朝兴起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在上个世纪,但受算法和软硬件发展限制,一直未能转为实际应用,大众对其印象多停留在科幻电影中高智能机器人。直到2012年,智能手环的投产使用,强调用户体验的智能设备一举激活市场,人工智能搭载硬件设备历经2013之前静默蛰伏,迎来2014年的兴起,2015年的火爆,在2016年调整镇静期之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产品多样,应用空间大
智能硬件产品多样,在众多领域中,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应用度最高,2016年,智能家居应用覆盖率达7.73%,华为穿戴应用活跃率达4.85%。产品应用存在巨大空间。
大数据、物联网促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
受经济环境低迷影响,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寻求新技术、新产品以期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而随着“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之后,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向智能化转型。
智能家居,企业转型主战场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产业前景光明。因此,国内众多企业重视该领域的发展,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能家居产业中的翘楚。
在2014-2015年智能硬件投资中,智能家居案例占比达38.6%,投资资金占比35.1%,领先其他行业。
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12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如今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目前正临界爆发期。
智能家居是今后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竞争激烈,同时智能家居依托大数据分析,是物联网构成的重要一环,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公司,相互渗透,积极布局
智能硬件市场需求初显,其可以涉及众多领域,变化丰富,前景广阔。因此,不止传统制造业拥抱智能,寻求发展,互联网及通信公司业纷纷涉足智能硬件生产行业,抢占未来市场。
前途光明,过程曲折
脱离概念炒作期,稳步发展
经过前两年的智能硬件概念炒作,市场投资趋于理性,从整体来看: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将共同推动智能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整体支持行业发展。政府发力支持、相关标准正在完善,但目前还缺乏统一管理。
经济:智能硬件投资回归理性。国民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阶段性调整,投资趋于谨慎。
社会:生活趋向互联网化、智能化。实物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移,生活方式向更便捷、更舒适、更环保发展。
技术:日渐成熟,但诸多领域仍需突破。日渐成熟的技术为智能硬件发展提供条件,但电池,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技术还需突破。
挑战与机遇并存
智能硬件未来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
同质竞争端倪初现:目前智能硬件产业发展仍处初级阶段,产品应用服务开发滞后,功能单一,造成国内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同质化竞争端倪初显。
跨界协同合作存在壁垒:智能硬件产业是以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控制等技术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具有软硬融合、跨界应用等特征。但在企业跨界合作中,存在部分壁垒。
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尽管我国在智能硬件产品研发与生产上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明显,但在关键核心零部件环节,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部分仍然依赖进口。
全球专利布局与竞争日益激烈:智能硬件将成为世界竞争的要地,发达国家早已布局,我国企业将面对激烈竞争淘汰的残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