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发报机开始,人们一直在为稳定、可靠的通信不懈努力,“连接”在一百多年中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正是无处不在的连接,各行各业借助这些连接技术,大大提升了生产生活的效率。人与人的通信进入物与物通信的时代,当市场上在不断展望未来物联网形成的平台价值和各类丰富的应用规模时,连接似乎已经作为一个默认的基础选项。然而,由于连接的设备数量数十倍于以往联网设备数量,这么大规模设备的连接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在这一阶段,连接对于物联网的价值相对于此前更加凸显。
产业的神经系统: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一个通道
当物联网这一热词不断出现在各种场合时,经常会有人问: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对于物联网概念,互联网、传感网、通信等不同专业人士做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然而这些专业化的解释往往让人云里雾里。
物联网最终追求的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生活场景,而人类是高度智能化的生物,我们不妨通过人类的思维运作模式来类比物联网的运作过程:人类首先要通过五官、皮肤等感知周围物理环境,形成信息输入,再通过神经系统将这些输入信息传输到大脑进行储存、判断和分析等复杂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再通过神经系统反馈给身体的各个部位,由各部位做出适当的动作,由此形成决策和执行的闭环过程;若将此换成是“物”的过程,将物的感知部分看作五官、皮肤来收集数据,通过物的连接部件来充当神经系统,将数据传输给与物配套的云端发挥大脑职能,再将数据挖掘出的结果反馈给各行业来应用,就像让人体各部位执行相应动作一样,由此将人的DNA植入到物中形成“物联网”。
正如上文所述,这个过程中,连接作为神经系统将物理世界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云端大脑,形成数字世界的信息,加工处理后再通过神经系统反馈给物理世界。当我们能够感同身受时,就不会再纠结于物联网的概念,同样,也会对连接在物联网中的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
有线宽带、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各类通讯技术构成了连接的主体,对其深耕形成物联网的神经系统。
可靠、标准化连接:巩固物联网基础选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曾撰文指出,互联网的连接作用使每个人的资源都有可能被激活、整合、检索和协调。而当我们进入物联网时代,更大范围的连接,让社会性整合的范围、数量及匹配方式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突破和可能,不仅仅每个人,而且每一物所具有的各类有价值的资源都被激活。
今年6月中旬,NB-IoT核心协议冻结让物联网成为产业界、资本界的热宠,这次不再是概念的炒作,而是即将迎来落地,让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物联网终端有了可靠、统一、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可以说是连接开启了物联网产业的新市场。
爱立信在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到2021年,通过蜂窝网络连接的设备数量为15亿,而通过非蜂窝网络连接的设备数量将达到142亿。蜂窝网络连接中大部分通过NB-IoT来实现,而142亿规模的非蜂窝网络连接设备中,相当部分是通过WiFi、蓝牙等连接技术来实现的,虽然局域通讯标准还处在攻城略地中,但可以预计,可靠、标准化的局域连接将占据物联网连接世界中的一席之地。
连接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提供可靠、标准化的连接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基础选项。上海庆科公司CEO王永虹指出:“物联网的连接仍然是目前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的瓶颈”,提供可靠、标准化的连接还是任重道远的。
在近期上海庆科举办的2016新品发布会上,其技术人员为大家展示了一个通讯模组的诞生过程,尤其详细解读了在WiFi模组“设计—生产—品质管控—服务”的过程,阐述了以匠人精神提供高品质的模块,来承载智能连接。
可以跨越,但不能跨步发展:解决连接的瓶颈
在上海庆科2016新品发布会上,王永虹先生对物联网时代的发展阶段进行解读:首先是安全稳定的连接,其次是成熟易用的平台,最后是应用丰富的服务。虽然未来物联网市场规模主要在于平台和服务端,不过,现阶段却不能跨过连接直接进入平台和服务阶段。
一方面,物联网落地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平台,它们的基础是建立在稳定的连接上,因为大量的设备接入到平台,平台才有可运营的价值。正如王永虹所说:“一个稳定、安全的连接,才能够把有效的数据产生在平台,大量的安全连接,才能够真正形成某个领域的应用平台,没有稳定可靠连接,就不会产生有价值的平台。”
另一方面,我们还未看到大规模物联网的服务带来的价值,缘于连接、平台的瓶颈还需要突破。王永虹指出:“承载大量的连接之后才有真正的互联网的到来,就像是手机把所有人联结在一起,通过手机可以把车全部联结在一起,这样才产生新的服务。”
在当前阶段,物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不断融合,形成比传统产业更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态势;然而,跨越式发展不能跨步,首先必须解决连接的瓶颈,能为联网设备提供可靠、标准化的连接服务。
物联网的连接数速增长的趋势已形成,连接的价值红利时代已到来,期待可靠、标准化的连接服务能够快速打破连接瓶颈,推动物联网进入平台和服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