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为什么还是让人失望?

   日期:2016-07-18     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    评论:0    
核心提示:最近有一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在一个安静的乡村小镇上,出现了一批机器人,它们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以及令人捧腹的笑料。剧中的三个机器人可以帮助村民干农活,也可以陪老人唠嗑解闷,让观众们对于机器人的美好期待达到了顶峰。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在一个安静的乡村小镇上,出现了一批机器人,它们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以及令人捧腹的笑料。剧中的三个机器人可以帮助村民干农活,也可以陪老人唠嗑解闷,让观众们对于机器人的美好期待达到了顶峰。然而,当把实验室里的机器人搬到现实生活中后,人们才发现机器人什么都做不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就是一个奢望,甚至连完整抓取一枚鸡蛋都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耗资上亿元开发的机器人被当做是高价玩具,以及惹是生非的铁疙瘩,饱受非议。机器人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高度,最终免不了半途而废的命运。荧幕中的机器人可以英勇杀敌,可以耍酷;但实际上,机器人为什么还这么令人失望?

著名机器人学者汉斯·莫拉维克早前说过:机器人觉得容易的,对于人类来讲将是非常难的;反之亦然。人可以轻松做到听说读写,但对于复杂计算很吃力;而机器人很难轻松做到用手抓取物体、以及走上坡路,但可以轻而易举地算出空间火箭的运行轨道。人类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轻松完成各种动作,但对于机器人来讲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难如登天。专家们称此理论为“莫拉维克悖论”(Moravec‘s Paradox),认为做出跟人类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几乎不可能。亿万富翁、前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曾经对媒体说过,与其花大钱考入哈佛大学,还不如成为一名管道工。他认为,机器人或许可以代替会计师做工作,但无法替代靠技巧工作的管道工。如果真的如此,机器人离开了实验室将变得一无是处。而最近对于机器人的种种期待,却又让人们不禁想到机器人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机器人的全盛时代

在今年的美国CES展会,包括机器人在内的物联网、智能汽车等主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关于机器人的各种媒体报道,从2012年起每年增加50%以上。全球各大企业也加大了投资并进入了机器人行业,作为其新事业领域的扩充。谷歌已经先后收购了超过十家机器人相关的企业;电商巨头亚马逊则计划使用物流机器人Kiva和无人机,推进其“子弹配送”物流服务。日本软银公司通过收购法国的Aldebaran Robotics公司,推出了情感识别机器人Pepper。在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从2009年也开始增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6%。预计各家企业将会为了争夺未来机器人市场,而争得你死我活。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未来发展新动力中,也缺不了机器人的身影。美国的奥巴马政府期待通过机器人行业,实现该国制造业的复苏;将分布在海外的生产基地召回本土,并同步推进“先进制造伙伴(AMP)”政策,为相关研发也投入了22亿美元。像中国的“先进制造2025”、德国的高新技术培养政策“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2020”等国家的战略中就包括了关于机器人的发展战略。中国的近邻韩国政府也在推进“制造业创新3.0”战略,到2018年计划投资60亿美元,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全球市场上,对于机器人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估计,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30亿美元,为2013的两倍之多。而另一家知名市场调查机构Mar-ket&Market则认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等同于同一时期全球家电市场的规模。对商机极为敏感的风险投资(VC)机构的资金流动也开始频繁起来。2009年至2014年的六年间,机器人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了1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据机器人专业媒体RobHub统计,仅2015年一年间有12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了相关的初创企业,另外有29家相关企业被收购合并。

机器人的全盛时代即将开启大幕。已经有媒体预言,2020年将成为一家一台机器人时代元年,机器人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职场上司。因为担心机器人的出现会导致失业的新闻,不再是那么耸人听闻。我们应当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并且为了挑战新的环境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下周开始,将分为几期与各位读者一起进入机器人的世界,并寻找答案。下面先简单了解一下机器人究竟是什么。

从小说世界到现实世界

要想一句话概括机器人是什么,其实很难。通常的定义是:可以感知(Sense)周边环境,判断(Think)状况,并自动采取动作(Act)的机械。随着机器人的种类以及形态的多样化,上述定义也发生了变化。从生产线上重复相同动作的工业机器人,到类人型机器人,以及没有固定形态、但可以帮助记者撰写新闻稿的Bot机器人等,都可以称为机器人。按照用途,机器人还可以分成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针对一般消费者或者特定领域的服务型机器人。

第一次出现机器人这一词汇,是由捷克小说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Capek)在1921年出版的“R.U.R”作品上出现。之后的二十年,前苏联著名小说家以及科学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提出了“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的机器人三法则,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单词机器人学科(Robotics)。小说中的机器人进入我们实际生活,始于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使用的UNImate工业机器人。70—80年代,德国和日本分别进军车用、电子产业用机器人领域,并长时间主导了该领域的全球市场。1990年代,索尼的宠物犬机器人Aibo,本田的可行走机器人Asimo等服务型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进入2000年代,美国也开始在手术机器人、打扫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服务型机器人市场引领全球市场。

而在最近几年机器人的发展,开始于IT技术结合,向智能化方向进化。之前的机器人,只能在密闭的空间,重复简单的动作;如今内置了高精尖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变得非常“聪明”。软银的Pepper机器人身上搭载了摄像头、触摸、麦克风等25个传感器,可以理解与用于的日常对话内容,甚至识别出用户的情感状态。曾经带领谷歌机器人团队的安迪·鲁宾(AndyRubin)认为,软件、传感器等技术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但机械臂等硬件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实际要求了。如果说之前的竞争力体现在机理以及控制技术上,未来则更多的依赖超强的操作系统(OS)以及平台、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Recognition)、基于云端的人工智能等IT技术上。

硬件产品销售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开始迎来了变革。手术机器人领头企业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通过产品售后服务获得的收益占整个收入的68%。而软银推出的Pepper机器人售价虽然仅为20万日元,但后续三年的服务费用却高达88万日元,主要的收益还是靠后期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助力功能的可穿戴机器人(Wearable Robot)企业Cyber-dyne则依靠按时、按月、按年的收费模式获得收益。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Value Chain)已经从传统的硬件,逐渐转移到软件、内容以及服务上。虽然还没有看到切实的市场,但一些发达国家看似已经感觉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变化。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