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探秘是“大笑”还是“微笑”?

   日期:2016-07-15     来源:机工智造    评论:0    
核心提示:在全球制造业逐渐东移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专注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廉的人工和资源成本不断抢占加工制造业的份额,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谁将主导全球制造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化的全球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对制造业的反思。

在全球制造业逐渐东移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专注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廉的人工和资源成本不断抢占加工制造业的份额,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序幕已经开启,全球产业链正在演绎洗牌争夺战。

大国是这场战争的绝对主角。

“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强国是否已经洞悉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密?中国从“自造”、“制造”到“智造”,已走到了制造业“第三季”,未来的“第四季”该走向何方?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又有哪些新的动作?

当前,制造业无论对哪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谁会主导未来制造业?

近10年中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份额数据连线图

新工业革命探秘

在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型”的大潮中,每个国家都想找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秘密,都想在未来制造业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谁也没有想到,“卖手机的”和“做空调的”竟然掐上了。

“请全国人民作证,5年后,如果我们营业额超过格力,董总输我一块钱。”在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突然“约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董明珠也不甘示弱,立刻反击:“要赌不是1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

雷军并不是不清楚他的“家底”:当下小米营业额约300亿元,而格力营业额已达到1007亿元。但他似乎对自己特别有信心,并请站在一旁的马云作证:“赌不赌,请马云担保。”

“躺着中枪”的马云左右为难:从工厂数量上看,小米是0,格力是9;从员工数量上看,小米是0,格力是7万以上;从专卖店数量来看,小米是0,格力是3万以上。尽管小米在很多数据上都是0,但却在业界创造了“小米神话”。

老到的马云机智地打了圆场:“他们纯粹在斗嘴,虚的说实的不好,实的说虚的不好,新经济是虚实结合,否则就是垃圾经济,肯定会倒下来。”

雷军与董明珠的这场赌,有人说只是一场“秀”,太认真你就输了。但与其说他们是在台上“即兴表演”,还不如说他们的争论恰好映射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实业寒冬

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最大困境,是利润率过低。

尽管2013年的冬天还不算太冷,但对于中国很多钢铁企业来说,他们的日子却要清冷得多。

“2013年前11个月,如果单看主营业务,钢厂的利润总计只有58亿元,相当于每吨钢只盈利4.2元。”面对1吨钢赚的钱只能买1瓶可乐的跌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展望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时,很无奈地说了四个字:“日子难过”。

日子难过的,并不只是钢铁行业。来自机械、船舶、物流与采购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整体盈利水平并不高。自2002年以来,工业平均利润率一直在6%-7%附近波动,近几年更是持续下滑,2010-2012年分别为7.6%、7.3%、6.1%,2013年上半年仅为5.4%。

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凸显了制造业整体上已面临需求不足、利润下降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制造业不景气,并不代表所有行业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显示,在以231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统计中,金融业平均利润率为81.83%,是非金融业平均值的9.04倍。

资本是逐利的,在高利润杠杆效应的引导下,社会资本明显降低了投资实业的兴趣,转而投向高收益率的金融行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跑步办银行”的现象,不少民企开始由制造业向金融等投资行业转型。

“实践表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面对困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撰文呼吁,脱离实体经济而一味发展虚拟经济,必然带来产业发展的空心化和金融泡沫的放大化,进而引发各种形式的危机。

“20%魔咒”

制造业的遭遇,的确有中国自身发展导向的因素,但如果仔细梳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话,会发现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经历。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中心几经变迁,从最初的英国、美国逐渐东移,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转移到日本,接下来是“亚洲四小龙”,再往后是中国。

不过,相比英美两国,后面三个制造业中心的功能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继续强调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地位外,更多地突出了“制造”与“消费”的关系,即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功能呈现出“买全球,卖全球”的新特点。此时,出口成为制造业的主要需求,且出口最主要的对象是美国。

联博投资公司新兴市场价值股票研究部主任萨米?铃木在研究后三个制造业中心对美出口的数据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魔咒”。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日本逐步扩大了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在1986年达到顶峰时,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例达到19.7%,随后该数值慢慢缩减。在“亚洲四小龙”时代,其出口所占美国进口总额基本在10%左右徘徊。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开始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伙伴,但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例至今也未突破过20%的极值限——2010年最高达到19.1%,之后略有下滑,直到2013年9月再次回升到19.0%。

“20%魔咒”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但其背后反映的一些共性问题令人深思。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从日本到中国,几乎每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发展到巅峰时期,都会遇到“双重压力”:一是随着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地位提升,制造业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时,会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发生经贸争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趋频繁便是明证;二是当人力成本、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后,容易被发展中国家“抢市场”,特别是那些企图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赶超的新兴经济体,如越南、印度等国。

这两种压力,对任何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日本、“亚洲四小龙”的选择均是产业转型升级,有的转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中国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华的贸易城市之一;有的则转型不那么成功,如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大笑”还是“微笑”?

那么,正处于“双重压力”下的中国,该如何应对?

有人说可以向美国学习——扔掉传统制造业,专注发展金融等虚拟经济。但2007年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引发全球金融海啸时,人们不得不反思“美国模式”。 在奥巴马喊出了“回归制造业”的口号后,发达国家纷纷将“再工业化”提上议事日程。

这无疑对转型中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在多个场合强调,金融应回归实体经济,中国不能丢掉制造业。

当人们收住笑容,重新审视雷军与董明珠的那场“约赌”,会发现两位行业领军者早已开启了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寻路的“破冰战略”。雷军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制造业,把生产分包给其他公司,自己的公司则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和服务上,试行“无工厂制造”;而董明珠更是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依然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提出要将“微笑曲线”改为“大笑曲线”。

“微笑曲线”理论由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他认为产业链如同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附加值更多体现在朝上的两端,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竞争,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理论一问世,就得到了业界认同,可以找到无数验证的案例,但也有其缺陷,甚至日本有学者提出了跟它完全相反的“武藏曲线”。然而,这些理论层面的争执在董明珠看来并不重要,她说:“如果能把‘微笑’反过来变成‘大笑’,不是更好吗?

董明珠认为,制造业如果能从创造到营销、再到制造,每个环节都能创造高附加值,难道不值得“大笑”吗?

就在“约赌”事件几天后,格力电器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荣获“国际领先”认定。董明珠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电器必须承担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

制造业再定义

事实上,雷军和董明珠的努力,只是当代制造业转型探索的一个侧影。在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型”的大潮中,每个国家都想找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秘密,都想在未来制造业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欲知未来,先回顾历史。英国作家彼得?马什在其著作《新工业革命》中说,过去两三百年中,全球制造业经历了少量定制、标准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和大批量定制四个显著阶段。彼得?马什是英国《金融时报》长期关注制造业的新闻记者。他认为,当前正处于制造业第五个阶段——个性化量产阶段,行业客户和消费者对新产品、优化产品或者不同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促使了制造业正朝着差异化生产的方向迈进。

未来的制造业会是什么样子,传统制造业的掌门人都在思考中。

“对制造业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两个,一是成本,二是新技术。”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过去30多年,中国很多制造业是以竞品策略为主导,模仿别人的产品。未来,要转型到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的策略上来,做彻底的产品主义者。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也认为,传统制造业的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未来制造业需要通过自己的产品找到用户,与用户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确定新品开发,周而复始,用“互联网思维”做制造业。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梁昭贤则建议,制造业要从以价格定义产品为主转向以性能定义产品为主。将“高价高端、中价中端、低价低端”的传统定义,转变为领先创新产品、性能优化产品、技术普及化产品等制造业新内涵。

“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阶段。”麦肯锡全球经济与技术趋势研究所主任詹姆斯?马尼卡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中产生了新的全球消费群体,全球制造商将有大量机遇和创新空间来应付额外产生的需求,这是未来制造业的机会,同时也是挑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