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很简单,因为我们缺。这几年媒体盛传着几个典型例子:我们的小商品遍布世界,我国游客们却去日本抢购马桶盖儿;我们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却生产不出圆珠笔上那颗微不足道的“小钢球”;以市场换技术喊了30年,我国还缺一部真正先进的汽车发动机;信息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其核心技术包含在那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我们每年为此耗费大量美元去进口……
一提起“工匠精神”,大家都会不由地想起德国,想起西门子、宝马……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都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路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说中国人骨子里是鄙视工匠的;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工匠的地位很低……于是乎把工匠精神的缺失归咎于我们的民族性。
其实真要追究起来,我们的工匠精神似乎更有历史。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万里长城、明清故宫,哪一个都浸透着工匠的灵魂。且不说瓷器、丝绸与四大发明,今天,国产大飞机,阿里巴巴发布的yunos5,国产6500v高铁机车,高精密减速器也在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我国从古到今并不缺工匠,更不缺精神,可为什么我们今天需要重提工匠精神?
从产业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工匠精神。
工业强则国强。今天的德国、日本、美国强大,皆因其有强大的工业做支撑。2016年,即使对制造业从不关心的企业家,即使是与制造业没有任何关系的从业者,他们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国制造转型的脉搏。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危机也波及到我国,沿海工厂倒闭频现,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工艺水平相对较低,这都是我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阵痛。今天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在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的浪潮当中,我们必须要把工匠精神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跟得上世界的脚步。
工匠精神要远离机会主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快速崛起,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等逐渐成为老百姓的必备品,市场供不应求,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开始有了自己的品牌,国营企业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龙头。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沿海地区不断开放发展,大量的国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始下海创业。这时候广东成为中国的经济龙头,江浙一带的民营经济也开始快速崛起。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除了繁荣了国内市场,国际贸易量也节节攀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在国际上非常明显。
广大的制造企业从作坊式的生产,逐渐发展到广泛引进国外的工业和消费产品设计以及制造技术。到2000年之后,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遍布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Made in China”开始在国际上打响名气,大量的OEM订单产生,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我国制造业的根基,是大量的来自农村的低成本劳动力。广大沿海工厂也逐渐形成了产业化集群,尤其在IT产品、玩具、服装、制鞋等行业。有个形象的比方,说如果深圳到东莞的高速公路堵车,全球的内存都会涨价。中国制造能够闻名全球,归根结底是中国沿海地区有为数众多的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了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的是对外贸易以及代加工。当年我们引进外资和技术,合资公司遍地开花。在世界大市场中,我们赚的是利润最低的那部分钱,比如一部苹果手机,中国代工企业得到的是整部手机利润的1.8%。我们的第一代企业家是草莽派,只要胆子大,就能赚到钱,那时候可以向银行贷款,搞国际贸易。第二代企业家是外资派,通过中外合资,大量地以市场交换技术,第三代企业家其实是创造派,尽管在创造中有山寨的影子,但这的确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尽管我们的科技含量比起欧美日要低些。
纵观几代企业家,往往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崛起,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在中国制造发展的几十年历程当中,机会主义的色彩远远比工匠精神强烈得多。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城市与农村都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然而,我们整个产业当中,在品牌、设计、研发、营销方面都未曾占有优势,我们根本的优势就是勤劳+低劳动成本。
如果非要说匠人精神,我想,在过去30年来,中国就像一个营养不良又高速奔跑的运动员,他的速度足够快,却不能要求他同时身姿优雅。我们诚然没有德国般百年积淀的工匠精神,毕竟对于过去30年的中国来说,那是奢侈品。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价值回归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着“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的故事。在德国的锅具专卖店里,一个中国顾客问:“你们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如果造一口锅,5年就用到头了,顾客每5年就得再找你一次。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为什么要把东西造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缩短一点,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德国人的回答是:“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但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是一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等着我们呢。”
中国顾客听得目瞪口呆。那70亿人的大市场需求,可不仅仅是锅啊。品牌的价值将会拓展到其他产品当中,也能涉及更多的产品和赢利点,除了锅还有其他厨具,还有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求。现代的商业模式,更讲究品牌附加价值链条的延伸。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卖一口锅上,无异于浪费了口碑这个无形资产。
目前在我国,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相对比较短。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在寿命短暂的企业中,如何能有“工匠精神”?中国人常用一个词“千秋万代”,做东西也瞄准“千秋万代”,做店讲究老字号、百年老店,才有制造出有“工匠精神”的产品的可能性。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价值回归。价值回归能够催生新的行业,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制造业、所有的商业都变成了以信仰价值回归为核心、以满足人类美好追求为核心、以中国人守璞的道德观念为核心的商业,毫无疑问,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市场以及消费者面前产生的诱惑力,将远大于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促销,远大于那些虚荣的奢侈品吸引力。国内假货横行以及中国制造在国际上被看作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不仅仅是损害企业和社会长久利益的问题,它更关乎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
人口只有8000万的德国,却拥有2300个世界级的品牌,德国制造的优良品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德国的国家形象。然而德国制造能有今天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129年前,英国议会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商品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今天,制造业在德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26%的比重,作为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德国于2013年4月开始实施“工业4.0”国家战略,希望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信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将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全面融合,由此实现“智能工厂”,并生产出智能产品。
与德国一样,美国为了保持国际先进地位,早在2011年,美国的GE公司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理念,并将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决策列为工业互联网的三大要素,催生全球工业概念股持续升温。
美、德两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拥有绝对优势。新工业时代,美国推出“制造业回归”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可以说,两国在制造业上争相发力,目的就是抢占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权。德国的工匠精神与美国的创新活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进步。
“工匠精神”必须转化为生产力
不论是谈工匠精神、价值回归,还是谈德国美国的战略发展,都不能忽视一点,真正能让我国产业优化发展的是“落地”。工业4.0要落地,科技创新要落地,工匠精神要落地,这意味着只有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工匠精神,才是有效的。
比如我们国家有大量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生产力归根结底在于科技人才、资本、服务配套的融合水平。产业园区的标杆可以看美国的硅谷,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更是一种现象,成功地把高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把工匠精神落到了实处。
硅谷的辉煌来自于大量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都要有优秀的工程师做支撑,那么谁是优秀工程师的供应者?硅谷位处大学的包围圈中。其中有四家大学最为有名: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圣荷西州立大学。他们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和科学人才,无论数量和质量都非常之高。
反观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从发达国家回流,也形成了高智力和高级知识的输送管道。好产品需要科技含量,科技的掌握者终归是人,最重要的是把人才留住。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让工匠精神转化为生产力,首当其冲的转化者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
无论德国人的“工业4.0”,还是美国人的“工业互联网”,又或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无一不是以优秀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当今的产业已经凸现出多元化融合的趋势,互联网新技术要与传统企业深度融合,使制造业变为“智造业”。比如,特斯拉是一家汽车公司,但特斯拉汽车却被视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谷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它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却引领了汽车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其中都有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结合的影子。
打造以优秀人才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构建以下三个生态:
价值分配生态
人类的活动可以创造出比投入大得多的价值,这些价值怎么分配却是个问题。互联网的兴起也创造出一种相对公平的利润再分配方式,通过股份和期权让每个人获得他所应得的那份财富。近几年,我国很多公司也在提倡全员持股,也在提倡扁平化管理,尤其在互联网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相对公平科学的分配方式,从行业角度来看,才能建立起科学的价值分配生态。目前这么做的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创新环境生态
我们尊重工匠精神,其实质是对其创造和发明以及优秀品质的尊重。因此,改善创新环境对工匠精神的落地非常重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显而易见。2014年年初,北京市颁布了 “京校十条”(《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被看作是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清障。这些都是孕育工匠精神所需要的,也是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需要的。
多元文化生态
多元文化生态,更容易产生高品质的创新产品。在美国,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都是那种文化多元的地区,来自于移民的创新尤其多,尤其是亚裔。我去谷歌访问的时候,发现至少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亚洲面孔。远到19世纪发明电话的贝尔,近到雅虎的杨致远,他们都是移民。美国的风投机构也十分愿意为第一代移民投资,因为这些人最富有冒险精神和创造力。多元文化使得美国的小公司很早就开始国际化。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中国公司在本国很成功,也做得很大,国际化方面却步履维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里缺少多元的文化。中国公司要想有更多创造力,还需要在世界范围吸纳那些有想法、敢冒险的优秀年轻人,要吸纳这些人才,又首先应该构建多元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