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动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你将科技界的最新时尚当真,过不了多久,我们将不再与真人对话,而开始与机器或者“机器人”交谈。或者,我们谈话的对象可能是假扮成人的机器人,或是假扮成机器人的人类。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组合变化将变得越来越有趣。
但如果这样做的效果像宣传的那么好,我们将更进一步远离人际直接互动的世界,迈向一个由屏幕——以及与计算机智能交流的新方式——操控我们大部分生活的未来。如果纯粹为了便利,这种诱惑将难以抗拒。但较不易被察觉的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失去什么。
Facebook刚刚为这一趋势带来了史上最大幅度的提振,该公司上周发布了一种让企业将自己的机器人接入其聊天系统Messenger的方法。如果想了解天气,只需提问,智能机器人就会作答。如果你对购物感兴趣,身旁的机器人将向你展示最新报价,并指导你直到完成付款。
如果人类接受这一理念,所有电话服务中心将被淘汰。如果你可以立刻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得到机器人的回应,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等待人工应答呢?反正电话服务中心人员是按脚本应答,这些互动完全可以被编入一款软件。
要想让机器人受欢迎,必须不让这一技术走过界。微软(Microsoft)任性的聊天机器人Tay就展现了机器人可能出现怎样的错误,这个扮成一名青春期少女的算法程序已开始在Twitter上散布种族主义言论。大多数人工智能并不是很聪明,当培训新系统的主要技术涉及所谓的机器学习时,事实证明,机器人既可能学好,也可能学坏。
并不是说Facebook上的聊天机器人很快会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变得下流。大多数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模式都很有限,它们利用机器学习来“理解”接收到的问题,并主要反馈预设的答案。它们尝试先确定需求,然后在和你交谈的过程中给出答案。
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也将随时派上用场。但它既可能涉及硅脑,也可能涉及人脑。Facebook推出的另一款聊天服务M,依靠真人坐在幕后反馈答案,不过对用户而言,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得到的信息是由人还是由计算机生成。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它们将承担更多的应答服务,最终将人工完全挤出反馈流程。
人际互动在又一个层面上败于技术的前景必然会让人类感到痛惜,更不用说对影响就业的大量担忧。但谁愿意放弃自动取款机而回去排队等待银行柜员服务呢?当排队等待电话服务中心应答渐渐成为历史时,大多数人都不会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