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中国产业创新转型升级

   日期:2016-05-1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评论:0    
核心提示:《201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完成。《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已连续发布近10年,每年选取不同的侧重点,揭示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2015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201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完成。《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已连续发布近10年,每年选取不同的侧重点,揭示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2015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配置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我们需要拥抱互联网、向互联网借力,重塑市场在产业资源配置、要素培育上的作用,切实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促进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201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以“互联网+”为主题,由15个独立单篇构成,涵盖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各专业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基础性和全景式的产业分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现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敬请关注。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国家战略的形式全面推动中国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在全面拥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纵观当前中国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促进中国产业转型进入新阶段

在“互联网+”趋势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正发生重大改变,正逐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借助互联网通用性、普及性、基础性的设施建设以及多元化、快速化、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加持融入 (包括突破原本的技术创新壁垒,突破原本的资源垄断优势壁垒,使各国、各地产业发展都能获得平等的资源要素),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将突破传统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呈现跨越式发展的“非典型”模式。

在“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深入融合及不断渗透的趋势下,智慧农业、智能农业、农村淘宝等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农业运营、农业管理新模式不断出现,将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在追赶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智能制造等创新生产模式的深入发展,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业由微笑曲线低端地位进入全球制造业强国一流水平的可能。此外,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中国服务业升级发展将空前加速,众筹、众创、众包、OTO等多种模式喷薄而出,快速实现向高端服务业的结构性升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速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结构升级的速度大大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水平。

二、“互联网+”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出现新格局

(一)“互联网+农业”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农业产业链各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加强。

一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已建立了一些大型农业资源数据库、优化网络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已逐步推进遥感技术在灾害测报及作物估产等领域的应用,各种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生产管理系统也正进一步完善,对主要农作物的面积、长势、土壤、墒情、洪涝灾害、病虫害、海洋渔业、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监测、速报和预报,为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精准生产、科学生产创造了条件。

二是在农业管理方面,目前互联网技术已被成熟地运用到田间管理、农场资源管理等领域,涵盖生产计划管理、环境监测、土地管理等多方面。例如,在田间管理方面,把遥感、视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田间作物生长监测和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田间管理。

三是在农业服务方面,基于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农业金融、农业旅游等领域,通过“互联网+”融合渗透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各类专业信息网、服务平台、农业专家库及专业机构等。

四是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正加快推进各类“互联网+”现代农业试点工程。例如,2013年,山东省启动了包括济阳、齐河等在内的首批1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县,目前山东省已基本完成全省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约50个小麦、玉米“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检测管理示范县和30个蔬菜、果品和食用菌智能化管理示范县。2015年4月,河南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河南“互联网+农村”电商应用项目正式启动,力争“十三五”中期,将该项目覆盖河南省60%的县域。

(二)“互联网+制造”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目前智能制造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

一是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实现新进展。例如,在飞机制造领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达到国内及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数字化仿真、试验手段深化应用,支撑了设计、试验、制造的并行协同,实现了零件制造开工前的飞机虚拟下线,打通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数字量传递的现代飞机制造生产线。

二是研发设计模式不断创新,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在加快突破行业横向与纵向边界、区域边界、产业边界等趋势下,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研发创新模式,与各种相关资源有效耦合,加快推动产业链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例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打造中国汽车市场首个开放式平台 “车享网”,向全体用户开放(更好地倾听、响应用户的反馈)、向全体合作伙伴开放(与整车厂、经销商及其他服务商共同围绕汽车产业链及汽车后生活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多方共赢)、向创新思维开放(成立外脑团,倾听并实践互联网创意等)。

三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初步探索,在安装、维修、培训、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软件开发、租赁等服务领域取得较快发展,此外,部分制造业企业通过加强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例如,三一重工打造工程机械联网服务平台,可对近10万台售出设备运转信息进行采集和大数据存储处理,并与客户智能终端APP相连接,实现工程机械的远程监控、工况分析、运维服务,工程机械联网服务的成功应用大大提升了工程机械工作效率和产品差异化程度。

四是工业云生态体系正加快形成。围绕工业云建设及应用,目前我国部分行业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以云设计、云生产、云管理、云试验、云分析、云服务等为核心的云端制生态体系。例如,航天科工集团以丰富的制造资源和能力云池为依托,推出集产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创业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业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航天云网,以云制造为核心,通过内生和外延两种方式覆盖生产制造全过程和全要素,形成创意云、设计云、制造云、检测云、物流云、采购云、租赁云、投资云、商务云、贸易云、专家云和咨询云等多种云端形态,打造线上企业资源充分共享、制造能力高度智能、产业链环节紧密协同的云端制服务体系。

五是各类智慧车间、工厂不断涌现。例如上海大众南京工厂,其冲压车间完全采用数字化生产模式,主要生产各种上海大众自制冲压件,通过第二代横杆式自动化高速冲压线,一分钟能生产15个零件,是目前世界上冲次最快的压机设备,利用横杆式机械手缩短了压机之间距离与零件传递时间,最快能在一分钟内工作17次;KUKA机器人能够准确地调整好零件的位置,便于检验和装箱;高速拆垛系统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更换垛料。

六是各类产业园区及载体建设加快发展。例如,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将作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合作试验区,近期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制造、工业服务四大产业,目前已落户德国、欧美等企业35家,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汇能焊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已投产,德国库卡机器人应用研发示范中心、德国纽卡特工业机器人行星减速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互联网+服务”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服务”的发展模式、商业业态不断被创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互联网+”促进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例如,在旅游行业领域,在线旅游已经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领域,2015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超过4000亿元,较上年增长37.5%。在餐饮服务方面,随着线上餐饮、点评服务等 “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推动,我国餐饮业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调整转型。

二是“互联网+”带动新兴服务业加快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体验经济发展迅速,在旅游、餐饮、娱乐、奢侈品、电子产品、交通等诸多领域均出现体验式服务业态。例如,在快递电商领域,“网订店取”、“智能快递箱”等配送模式得到推广,快递业务趋向于“定制、精准和安全”的体验式服务。

三是综合类服务机构及平台快速发展。例如,网络巨头阿里巴巴从电商业务起家,目前已跨足金融、云极端、团购、地图、传媒、电子信息、娱乐、旅游、零售、教育、社交、浏览器、医药、物流、在线视频、打车软件等众多领域,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性、多方位服务,已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服务企业。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诸多瓶颈问题

可以看到,借力“互联网+”的融合、渗透、创新发展,目前我国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总体上,我国“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尚存在若干瓶颈问题需要加快突破。在“互联网+农业”方面。例如,仍需面临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农民、新型农业服务人才、农业专家队伍加快建设,各类农业应用示范项目全面推广尚需较长时间以及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引导等现实问题。在 “互联网+制造”方面。例如,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深入对接“互联网+”尚需较长时间;高端复合型人才需进一步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需进一步加快发展等。在“互联网+服务”方面。例如,需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进一步推动服务企业不断提升全球竞争能力;需进一步加快打造“互联网+服务业”创新创业的优质环境等。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