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源泉,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个强大而极具创新性的制造业体系,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实现繁荣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都提出了制造业国家战略,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在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一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制造业占比不断下降,内部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增长动力发生重大更替,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促进制造业健康发展,直接关乎到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关乎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乎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
为此,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下,以“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为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承接制造业的中西部地区的八省(市)为样本,历时两个月,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采访调查,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讲述中国故事,撰写完成系列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由40余人共同完成,采访对象涵盖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企业高管、相关研究机构学者,以点带面,我们试图通过此次调查,观察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找准制造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落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决策部门科学谋划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图景提供参考。
八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八省(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其共性:国际上,受到“双重夹击”,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占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制高点,“中国制造”比较优势严重弱化;与此同时,新型经济体国家加快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替代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的投资地。纵向看,要素成本提高使得传统优势减弱,核心技术缺失、标准制定失语使得长期竞争力堪忧;横向比,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把控先进技术,后起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低成本生产优势更为明显。随着低成本优势的消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粗放型”增长即将走到尽头;而内外需低迷、产能过剩又在加重制造业的生存危机。“双重夹击”在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广东,基于扩大产能和降低人工、用地、物流等要素成本的考虑,广东为数众多的制造业陆续转到内陆省份和东南亚。美的集团、富士康集团先后在省外设立生产基地,三星电子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江苏制造业以国际代工、加工贸易为主,承接的主要是跨国企业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制造环节,一直以来依靠低廉的人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投入,凭借低成本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并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供给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企业各项要素成本趋势性上升,加上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布局,推动国际分工格局加速调整,使得江苏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双重挤压,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一些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或正逐步将生产基地向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的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以及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在双重挤压下浙江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也面临巨大压力。
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充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绝大部分传统产业已趋饱和,产能过剩十分突出。可以看到,八省(市)均面临“新常态”的挑战,工业增加值出现明显回落。广东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5.0%下降到2014年的8.4%,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3.5%下降到2014年的6.9%,江苏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20.5%下降到2014年的9.9%。产能过剩问题在八省(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工程机械一直是湖南工业的重要支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两三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内外需萎缩,湖南工程机械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在经济运行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华丽转身,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调研中发现,八省(市)正积极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努力顺应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大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确立发展战略,壮大新兴产业,突出主业,合理布局,争取走出各自的新型制造业之路。
八省(市)制造业基础和特色优势
1、总量规模优势
八省(市)工业经济缓中趋稳,保持总量规模优势。从总量上看,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5647.24亿元,为全国第一;江苏以微弱优势排在全国第二(25612.24亿元)。2014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31507.87亿元的规模超过广东(29327.61亿元),为全国第一,浙江为12543.29亿元;而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继续以24698.87亿元的规模领跑,广东则为21713.78亿元。
从利润上看,2012年、2013年(7834.06亿元)江苏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位居全国第二,而到了2014年,江苏工业利润以8839.8亿元的规模超过山东(8763.4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他省份的名次是:2014年,广东第三位(6611.86亿元)、浙江第五位(3544亿元)、湖北第八位 (2174.63亿元)、天津第十二位(2042.77亿元)、湖南第十六位(1523.2亿元)、重庆第二十位(1169.87亿元)。而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工业利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6335.12亿元)。
从各省(市)内区域工业情况看,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然以珠三角为主,特别是以广州(2014年工业增加值为5075.41亿 元 ,2015年 前 三 季 度 为3564.25亿元)、深圳(2014年工业增加值为6501.06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为4827.68亿元)、佛山(2014年工业增加值为4249.23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为3068.42亿元)、东莞(2014年工业增加值为2593.54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为1992.74亿元)四大制造业重镇为主。
而江苏,今年上半年,苏北、苏中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1%和10.3%,再次领跑全省,高于苏南;GDP占江苏全省的40%以上,日益接近苏南,逐步形成了苏南提升、苏北振兴的区域新格局。
2.行业领先全国
八省(市)中,一些行业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2014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6021.1亿元,同比增长22.7%,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2014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在全球市场出现萎缩的背景下逆势增长,生产笔记本电脑5471万台,增长35.7%,实现全球每4台电脑就有1台“重庆造”,单台价值提高12.5%,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全国第一,2014年长沙市工程机械及配套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长沙工程机械产值占全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值的23%,工程机械设备出口占全国工程机械装备出口的7.5%。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双双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2014年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6.5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湖北食品加工业位列全国前茅,2014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其中食品加工业产值位居前三。在湖北省17个市州中,襄阳、荆门、荆州、孝感、黄冈、随州、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市的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此外,广东电气机械、天津石油化工、山东轻工纺织、浙江五金制品、湖北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均领先全国。
3.结构调整有成效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结构正日趋优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提升,广东、山东、重庆、江苏、湖北等均有突破,传统制造业比例逐年降低,节能减排见成效。其中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447.66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1%,与上年同期持平。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01.59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2.5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汽车、医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8.9%、10.5%、15.9%和8.1%,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技术产业贡献提升,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行业实现产值22174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9.6%,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3%,较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湖北2014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同比增长14.8%,快于工业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16.3%。
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开始布局实施。比如广东已把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主攻方向。2015年7月已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编制并即将出台《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年,广东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加值约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60%左右。2014年3月,湖北也出台《加快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浙江省经信委拟定发布《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将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装备研发。
4.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调查发现,各省市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区域内产业布局。比如,广东布局了6个大都市圈超级产业集群:珠江东岸IT工业走廊;珠江西岸家电集群;珠三角纺织服装集群;汽车集群;石化集群;装备制造业集群。江苏布局苏南、苏北、苏中产业基地的重点行业。湖南长沙和湘潭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已具备核心竞争力。
5.传统制造业优势尚在
在八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仍占有相当大比重,生产能力较强,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浙江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生命力旺盛,“以小博大”的传统产业优势还很明显,消费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2014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14.3%,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7.1%。
6.政策环境较好
八省(市)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基础好,创新创业能力较强。这得益于政府在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八省(市)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如重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安排800亿元,浙江达到2000亿元。
八省(市)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1.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各地经济发展面临新变化。从GDP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已经开始超过东部沿海传统发达地区。被调查的八省(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4年,GDP增速重庆为10.9%(全国第1)、天津为10.0%(全国第4)、湖北为9.7%(全国第7)、湖南为9.5%(全国第10)、江苏为8.7%(全国第15)、山东为8.7%(全国第15)、广东为7.8%(全国第22)、浙江7.6%(全国第24)。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重庆为11.0%、天津为9.4%、湖北为8.8%、湖南为8.7%、江苏为8.5%、浙江为8%、山东为8.0%、广东为7.9%,除重庆以外,各省(市)增速呈放缓趋势。
从工业增速来看,也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14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6%,为全国第一;湖北为10.8%、天津为10.1%、江苏为9.9%、山东和湖南均为9.6%、广东为8.4%、浙江为6.9%。201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续放缓,重庆10.9%、天津9.4%、江苏8.3%、湖北8.3%、湖南7.8%、山东7.4%、广东7.3%、浙江4.2%。
2.制造业效益水平不高
统计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5%左右,其中广东2013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72%,在粤、鲁、苏、浙、沪等沿海五省市中排倒数第2位,利润总额5627.9亿元。2013年广东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15.82万元/人,相当于山东的64%、上海的65%、江苏的67%。2015年1—9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8.68万亿元,仅增长3.8%。
3.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引领优势
八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出台,但产值比重仍较低,比如广东2013年仅为5.1%。高端制造业刚刚起步,行业标准、市场定价机制尚不完备,比如江苏、天津、山东均受到瓶颈制约。“两化融合”和新业态发展未有突破性进展,“互联网+”应用于流通领域有待加快发展。
4.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
八省(市)之间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化逐渐加深,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此外,一省(市)内部区域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广东东西北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广东珠三角一枝独秀,珠三角的经济总量占了广东省的80%,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69.5%、人口46.3%的粤东西北地区不足全省20%。江苏制造业承接转移苏北地区发展势头良好,苏北地区经济总量占江苏全省的40%。湖南优势产业向长沙高新区、开发区集聚。
5.产业集中度和配套能力有待加强
八省(市)中,除重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以外,其余省份差强人意。比如广东大企业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大企业的增量也主要来源于珠三角,这说明了珠三角的产业集中率还未出现明显变化。另外,广东产业配套特别是装备、机械方面的产业配套不如长三角地区。重点制造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发展不匹配。
6.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还是跨界扩大产业规模,需因企施策
以浙江为例。浙江企业的转型最早开始于2003年,其中转型成功的不少,但失败的更多,尤其是跨界转型,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组织架构,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争夺未来的竞争优势。
7.制造业龙头企业培育需要提速
以湖北为例。湖北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以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为支撑,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是缺少本土知名品牌,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湖北在很多细分行业都有优势,也有一些效益不错的企业,甚至在全行业排名也靠前,但缺乏领军型企业,造成行业企业大而不强,亟待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整合。
八省(市)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保障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制造业结构合理,行业领先,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必然会带动一方经济。通过对八省(市)制造业的调研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总体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特色突出,避免同质化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广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必须主攻智能制造,在广东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重镇密集的珠三角,通过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完成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也迫在眉睫。而天津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城市,需调整重化工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化高端制造业,以此成为产业创新引领高地。重庆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优势较大,前景广阔。
第二、为加快重点领域核心产业突破提供发展环境。各省市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惠企政策,减少行政审批,减免行政性收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等等。
第三、扩大制造业发展平台建设。包括高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自贸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必须通过平台建设来促进产业发展,这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长沙高新区和工业园区集中了湖南省内和外省转移来的优势企业,园区配套合理、基建完备,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壮大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用地、税收优惠、投融资、产业政策、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扶持。
第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打通和占领国际市场可起到稳增长的作用,为调结构留出空间。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将会有效缓解内需不足的矛盾,保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