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之一。麦肯锡咨询公司将机器人列入影响未来的12项颠覆性技术,并预测到2025年,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创造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的产值。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全球都在抢占“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不论是谷歌2013年收购的8家机器人公司,还是日本软银推出的人形机器人 Pepper,以及 Samsung、Mat-sushita等公司不断推出的服务机器人,所有这些都证实,全球正在掀起一轮“机器人旋风”。
机器人的投资风口
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也在蓬勃发展。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5.6万台,占全世界的25%,是全球第一大市场。家用机器人和特种服务机器人发展也愈加快速。毋庸置疑,机器人投资的风口到了,原因如下:
1、成本推动。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从而推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这些因素使得中国长期通过人口红利维即的高增长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促成了广东、浙江等制造业大省“机器换人”的局面。
2、需求拉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更新与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生产系统越来越柔化、个性化,而智能机器人,可以满足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同时,机器人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零件的处理能力和产品质量;减少停产时间,节约劳动力。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产业工人的需求领域,我国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经达到1.45倍,这意味着技术工人岗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目前全世界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为62,而中国为30,与韩国(478台)、日本(374台)、德国(292台)和美国(164台)差距甚大。我认为,按照目前增速,十年内工业机器人密度将会达到10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3、技术驱动。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无法实现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核心挑战,也是传统制造业在人口红利逐渐衰竭后急需解决的问题。机器人集成了机械和电气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脑科学、仿生学、控制学等学科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传感器技术、力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机器人的职能及精确性不断加强,能够完成复杂的工作和精细作业。各种最新的技术集成起来之后往往通过“机器人”这样的一种形态产生意向不到的功能。
4、政策带动。“两化融合”背景下,中国密集出台的了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各种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蓬勃发展。“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会带动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能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示范及机器人的试验验证和标准体系建设。
投资机器人仍要审慎
我从2012年开始调研在广东、辽宁、山东等地的经开区、高新区调研过机器人园区和企业。对于投资机器人企业,我持“审慎”态度。
之所以“审慎”,是因为我国的机器人行业要谨防出现类似于光伏产业的“大跃进”。粗略统计,当前,国内冠名“机器人产业园”的园区现在多达35个,比较典型的专业园区包括昆山、徐州、唐山、哈尔滨、青岛、上海宝山、徐州、常州、天津、重庆、沈抚新城等,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但在我看来,当前产业投资的风险如下:
一是技术空心化。由于在核心零部件生产欠缺核心技术,部分机器人企业只是采取“进口配件+自行组装”的集成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2014年我在昆山高新区调研时,一家企业负责人就曾提出,理论上倍福控制器+安川伺服电机+纳博减速机+康耐视的视觉感知系统就可以组装成一台工业机器人。这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MTK手机芯片+外壳+电池”的山寨手机路线图,虽然当年中国创造了“设计、开模、采购、组装、出货=45 天”和1700万部年出货量的奇迹,但由于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山寨终端终究也是昙花一现。过去三年,各地园区和政府为了促进“机器换人”,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补贴,然而,拥有核心技术的进口机器人大幅降价,导致这个过程的马太效应凸显,内资机器人企业反而被市场挤压。我始终坚信,由数量、速度转变为真正的质量、内涵,这才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未来。
二是应用低端化。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外资机器人普遍以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如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领域的占比约为90%;而国产机器人中,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等行业低端应用居于主流。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智能化程度低的低端服务机器人占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C端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并打击其信心,这将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阶段性状况。
三是布局同质化。当前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如火如荼,可是在产业布局方面,园区企业“散、小、杂”、产品附加值低、差异性小的状况尤为突出。以重庆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为例,部分“机器人企业”前身为家庭作坊式的汽摩、机械制造公司,进入园区后只是开发简单的可编程设备或提供初级的系统集成服务。同质化布局将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关键技术+细分市场”
从投资的角度,如何判断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价值呢?在公司治理结构、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市场开发能力与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占优的基础上,关键因子是“关键技术”和“细分市场”:
一要看产业链节点的关键技术。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产业链大体可分为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和下游应用,而单台工业机器人系统则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传动系统三大体系构成。从机器人产业上游来看,我看好掌握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减速器以及控制系统和本体优化设计技术的企业。实际上,近几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例如以减震机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中国产品已经可以占到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中下游来看,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厂商FANUC公司48%的收入来自于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这也印证集成服务也具备较大投资潜力。总的来说,核心的一点在于机器人企业是否形成技术壁垒,是否能打造出“专、精、特”的高附加值产品。
二要看细分市场的资源整合能力。核心是其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和主流趋势。总体来说,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机器人通过视觉、传感器能自动感觉材料的变化,可以自动地适应)和组团化(机器人群体作业,几十台机器人在同一生产线上配合工作)。而服务机器人的未来趋势是个性化(例如:满足定制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体验)和人性化(人机对话、陪护沟通,为机器人赋予情感和灵魂)。例如,我认为,细分市场中电焊、弧焊机器人或装配生产线竞争市场将逐渐变成红海,而物流、快消、医药、卫浴、冲压等行业需求有望成为拉动机器人行业增长的新动力,助老助残、教育培训、智能家居等专业领域的家用机器人未来亦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需要“有为政府”
后发国家的新兴产业在产业演化过程中,往往遭遇两个天花板,一是难以建立本土产品开发平台并上升到产品层次的技术学习,而沦落为技术锁定与长期的技术依赖;二是难以突破跨国公司的市场控制和认知封锁,而难以实现本土产品的主导设计。为了打破外资机器人企业主导技术轨道下技术认知、市场认知和制度认知的制约,帮助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度过“死亡谷”、提升其投资价值,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例如,在产业引导方面,政府应当制订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行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牵头成立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基于现有竞争格局,政府应当鼓励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外资机器人企业和内资企业开展合作研发,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并开展国际化经营;在金融和财政支持方面,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机器人企业的政府引导基金、种子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如企业研究开发加计扣除政策)等,鼓励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在新三板、战略新兴板、科创板等交易场所挂牌。总之,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促使产、学、研、用、资、介等各种创新要素充分富集,营造优质的创业创新环境,为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