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机器人必将是能够符合工业4.0需求的,机器人实现更好的互联要有更强大的通信能力,机器人与云计算的结合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未来智能工厂并非完全无人化,而是人与机器密切协作,人机协助也将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制造业开始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为了挽救制造业,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希望通过优惠政策让工厂回流本国;德国提出“工业4.0”,通过高端技术保持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日本发布了《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建议转型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今年5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未来十年中国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近年来,伴随经济增长和货币升值,中国人力成本快速上涨。据统计,2014年中国人均综合人力成本为49969元,这个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墨西哥、越南等地区。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认为,中国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1.4%,传统制造业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此外,中国还面临着老龄化,劳动力人数下降等问题。数据统计显示,2014 年中国16-59岁的人口占比67%,比2013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萎缩。制造业无法再享受过去廉价的劳动力,一些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在“机器换人”方向上,通过自动化技术建设无人化工厂来解决当前困局。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制造2025”指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等领域,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制造业升级转型,机器人市场转移中国
中国制造正走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上,“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现,让面临危机的制造业看到了新的机会。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意味着需要提升制造业效率和效能,实现生产智能化的突破。实现所谓智能制造首先进行的就是机器换人,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多年来,中国形成了庞大的制造业集群,工厂遍布各行各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目前,全球近60%的水泥、近80%的空调、50%的猪肉、钢铁、玻璃都来自中国,而这些行业目前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制造业的升级将给自动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而机器人作为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好站在“工业 4.0”的风口上。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760台,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全球机器人市场正在向中国转移,2014年全球共卖出22.9万台工业机器人,中国机器人以为5.7万台的销量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在2015年工博会上,外资企业纷纷表示看好中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之下的中国市场。
柯马全球机器人事业部首席运营官马蒂亚斯·维柯兰德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每1万名工人配备30台机器人,而韩国和日本这个数字都超过了300,中国机器人市场潜力非常大。中国机器人市场起步不久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机器人企业已将“中国制造2025”视为中国市场的一大机遇。最近,全球工业自动化巨头西门子与新松达成战略合作,西门子将全力支持机器人在数字化制造方面的业务发展。
工业4.0时代降临,机器人面临新挑战
“中国制造2025”被业内视为中国版本的“工业4.0”,其主线就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在“工业4.0”时代,工厂生产机器将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高度互联,并最终将人和机器连接起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为制造商和客户带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机器人只是实现了简单的自动化,正如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所言,所谓的黑灯工厂并不等于智能制造,它只是把搬运小车,机床,机器人等设备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在工作,这只是实现了无人干预的自动化,真正的智能制造还要融入数字化技术。
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机器人必将是能够符合工业4.0需求的,机器人实现更好的互联要有更强大的通信能力,机器人与云计算的结合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在工业 4.0时代,只要打开手机APP,仅需调整几个按钮,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到工厂车间的运行数据,不需要跑到车间也可以完成机器人的操控。目前,武汉奋进已成功研发出首过工业云机器人,通过手机无线连接,用户可对机器人动作精确操控。
人机协助也将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未来智能工厂并非完全无人化,而是人与机器密切协作。协作机器人必需具备更高的安全的标准,未来还将结合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共同完成智能制造过程。为了迎接工业4.0,ABB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其首款14轴的人机协作机器人YuMi,而今年工博会上,发那科也发布了35K负载的协作机器人。总的来说,未来的机器人将会朝着更智能化、更灵活和高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