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将贯穿三大重点领域

   日期:2015-11-11     评论:0    
核心提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在这三个重点领域,机器人产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在加紧制定中,可望年内发布。

苗圩说,我们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划、行动计划或者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据介绍,工信部围绕“中国制造2025”搞了专项规划体系,大体上一共是34项规划。“有一些规划是要报请国务院最后审议发布的,有一些是由工信部或联合其他部委共同发布。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各方面的工作,希望整个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进度展开,明年这些规划能够陆续出台并且实施。”苗圩说。

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三个重点任务中,无论是任何一个,机器人产业的地位都不可或缺。

正是由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地位,《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也对它做出了明确要求。路线图要求,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国产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

在相关框架的指导下,工信部正在加紧制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目前《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有望在年底前发布。

为了引导机器人产业由大变强,《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示范、建立完善机器人的试验验证和标准体系建设等。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姚之驹认为,“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工业体系很完整,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能覆盖2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强,在机械工业、电力、钢铁等领域尤为领先。现在的市场前景对中国机器人企业是个机会。”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但服务机器人相对弱势。《规划》也就此进行了顶层设计。

《规划》提出了市场主导、质量为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实现在消费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

“服务机器人一般需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工信部人士说。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