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提升,机器人成本降低,产品可靠性提高,机器人产业步入长期刚性需求
上海工博会正如火如荼,在所有的展区中,机器人展区的人流量最大。此次工博会上,机器人行业巨头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推出了机器人系统概念:一台控制柜控制8台机器人。
上海一家机器人企业总经理曾感叹,中国还在研究单体机器人时,国外已经开始研究机器人系统控制问题了。
这样的情况并没有令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们感到沮丧。“未来十年,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在中国。”“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告诉记者。
在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王田苗看来,在机器人长期刚性需求下,中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园区:东中西部三足鼎立
松江,第五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的举办地。这里仅是上海的一个区,但是因为入驻全球四大机器人产业巨头之一的库卡公司而引人注目。早在2013年,该区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已有10余家。
在松江的库卡机器人新址开业仪式上,库卡代言人、曾经排名世界第一的德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蒂姆·波尔一上场就被对方打了个6比0,而波尔的对手既不是王励勤,也不是孔令辉,而是一台手握球拍的机器人。
作为库卡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工厂,新开业的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面积2万平方米,将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手臂及控制器,年产能可达5000台。
中国机器人网CEO赵勇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已经让人领略了“恐怖”的增速。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1/4,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在中部,芜湖异军突起,埃夫特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同时,随着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力叉车等大型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旺盛。
“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规划了5000亩土地,已经有几十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在此扎根。在吸引企业来芜湖时,芜湖政府考虑的不是当前企业的规模,而是企业是否具备好的发展潜力。”芜湖机器人产业园招商部副部长陈先生告诉记者。
西部的重庆也显得雄心勃勃。2011年,重庆提出建设“机器人之都”,并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目前,双福工业园服务机器人功能区已有元谱机器人、社平科技等13家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落户,年产值达2亿元,4年后将超过50亿元。
临界点出现:
五大因素具备
王田苗告诉记者,“中国制造、经济结构调整;人工成本提升和劳动力缺失;产品可靠性制造与品质提升;机器人成本降低;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求这五大重要因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工信部内部人士也表示,机器人的“十三五”规划很快就要出来,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王田苗说,人的服务成本,每年以10%增长,而智能机器人成本,每年以10%降低。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推进的“机器换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去年,埃夫特以800多台的销量稳居全国自主机器人品牌第一的宝座。今年,埃夫特正在向1200台机器人的销售量进军。早在2009年初,经过反复调试改进,埃夫特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机器人在奇瑞公司试用,其精准度和稳定性与进口机器人不相上下。
对于机器人的成本问题,“在机器人的零部件领域,因为国内企业的努力,机器人零部件成本已经下降了40%到50%。”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健告诉记者。
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国外企业减速机的定价为12800元,两年之后,中国生产出自己的减速机了,并且把价格做到了5000元左右,国外企业只能降价到6000元左右。
突破领域明晰
王田苗告诉记者,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国产机器人主要用于对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未来,在搬运上下料、AGV、涂层胶封、加工打磨这些领域,中国有望率先突破50%的市场份额,高端焊接和电子装配仍然被国外垄断。
记者获得一份数据显示,在焊接领域,94%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垄断。
“服务机器人发展热点领域在家政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健康与服务、智能无人系统与特种作业装备三大领域。”王田苗说。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达到了280亿美元,已经相当于现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40%到50%。2017年预计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超过461.8亿美元。
在应用行业上,汽车行业仍是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对于各家机器人公司而言,此市场格局目前难以撼动。但是,包括手机制造在内的3C行业,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
柯马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贺万民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机器人保有量超过10万台,3C市场则在1万台左右,他判断未来几年3C市场的机器人应用规模将远超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