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各种服务型机器人的雏形,九十年代是发展的中期,国家也有“863项目”的重点支持,现在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牵引。有人说,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蓝领工人,现在这个情况似乎正在扩展到白领工人,很多的行业都面临着因为技术变革而带来的新失业。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时代服务机器人行业取代人力,成为最新作业方式的可能条件。
一、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回顾
服务型机器人又分为专业和家用/个人两大类,服务机器人行业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家用/个人应用占比不断提升。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指除从事工业生产以外的一大类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近年来,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39.64亿美元增长到 2013年的5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9.96%。
IFR数据显示,近几年家用/个人服务机器人增长更迅猛,IFR预计2014-2017年家用/个人服务机器人将较此前4年同比增长170%。专业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其中国防、农业、物流、医疗是前4大应用,2013年销量占比分别为45%、28%、9%、6%。
二、未来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催化
1、服务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出台。
2、随着新的杀手级产品的推出,驱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3、活跃的私募基金加上风投,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对机器人产业这一块非常关注。
4、服务机器人板块催化剂不断,电影等助力服务机器人推广普及。
由此可知,外部因素的综合助推可以加快服务机器人产业在未来的快速发展。
服务机器人的定位除了在服务这一点,更为重要的在于情感交互。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能够大规模产业化的服务机器人的推出。人智科技Roby系列机器人的推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有人说,一个服务机器人的产品真正成功的衡量标准是看它能够进入到千家万户,人智服务机器人已具备了这一条件。在刚刚结束的九月人智科技机器人梦工厂启动媒体沙龙上,人智公司就Roby-MiNI量产情况进行发布,加上公司强大的营销能力,相信他们能够使这个产品再次引起服务机器人的热潮。
(二)自身技术提高
服务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传感技术日新月异。随着光学、声学、触感以及超声传感器的发展,服务机器人已经获得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的感知能力。
未来的服务机器人要成为人类的伙伴,要能够自然交流,可靠服务,最后达到人机协作。包括人机交互、定位导航、路径规划、比较强大的能源、仿人形的结构。这里的技术很多,人智信息科技公司也在人机交互方面做了很多研究。Roby-Mini就是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做到拥有更为强大的UI界面交互,一改之前服务机器人领域里的触摸识别的症结,而发展为语音识别。
(三)现实需求增强
1、针对一部分老年人而言,服务机器人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一些便捷的服务;针对儿童而言,服务机器人除了提供游戏功能外,还能进行亲子教育;针对目前社会上成人群体中的“剩男剩女”,服务机器人可以提供一种心灵慰藉式的情感陪护;这些人都是服务机器人的潜在使用者。
人智公司推出的小型家用服务机器人可以进行远程拍照记录精彩时刻,同时拥有电子围栏和定位系统,还可以一键切换为布防模式,对于家庭各成员而言,Roby
-mini就是一个全能王。
2、未来人力成本和服务机器人价格走势相反。
根据统计局数据,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降低,而且服务业薪资水平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核心部件的完善,使其性价比越来越高。未来高端服务机器人有望如同现在的手机一样,跟随套餐捆绑销售。经济性的增强使得服务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越来越近。
3、恶劣的作业环境需要服务机器人代替人类。目前,一些高空、高压、易燃、易爆等高危作业领域时有悲剧发生,服务机器人出现取代这种危险工种,将减少人类牺牲。
三、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展望
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新一代机器人需要给到一个重新的定义,过去我们是把机器人作为一个奴仆,你让它干啥它就干啥,这种关系要逐渐变成一种合作者,因为它要在生活当中跟你共存。作为一个合作者,我们需要有机器人和人互相的感知和交互,机器人要感知人、理解人、帮助人,人也是一样,我们把这种关系进行一个重新的定义。我们要求服务机器人更加智能,要有视觉交互,和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方式。
随着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价格不断下降,经济性提高,预计未来将如同现在的电脑、手机一样普及。参考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的发展轨迹,考虑到服务机器人种类功能繁多,保守预计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将超万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可能成为一个100%由人类创造的新物种,并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使得服务机器人的物种属性越来越强。物种属性不可避免的就要带上民族、文化属性,这种物种属性决定了国产支持力度会加大,尤其在《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之后,势必会有新的政策不断出台,国内创业型的机器人研发企业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