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我国各地举办的工业技术展览会上,机器人无疑成为最为吸引企业家目光之地。“请问你们的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各项技术指标能达到多少?”成为各个企业家争相询问的重点。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机器换人”浪潮正在从沿海向内地扩展。
机器人产业一夜之间走红中国制造,主要是传统机器制造业因为劳动强度较大存在招工难、用工成本高等问题,而沿海地区新兴的信息产业因为劳动岗位的精细性要求也很难招到人,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由此对机器人产生了庞大的市场需求,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以谷歌、英特尔、微软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信息技术企业瞄准市场先机,悄然布局机器人研发应用领域,把机器人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成为若干智能化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将其称之为机器人产业2.0时代。
在全球步入机器人2.0时代之际,“我国机器人产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即将开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软硬件设计、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近来在机器人主题论坛上表示。作为全球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庞大需求是毋容置疑的。如果中国制造业能够追随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而发展,那么,在未来50年里,中国制造仍将捍卫其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并将向全球制造强国的地位发起挑战。
当然了,和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机器人产业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当于机器人的 “大脑”,而在该领域,高精度伺服电机、高性能控制器、精密减速器等核心技术国内现在还基本依赖进口。机器人产业的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器人的“身体”,机器人产业的下游是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95%的企业集中在这一环节上。而从市场占有率看,虽然我国现在有大大小小的500余家机器人企业,但是这些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只有20%的市场占有率。这表明,国内企业要想抓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这一市场机遇,还需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注重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向产业中上游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期。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如何将机器人产业与时下风靡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相结合,尽早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是中国新一代工业制造设计者的“中国梦”所在。如今,一件产品在哪里生产制造并不重要,我国相关机器人企业需与全球顶级研发机构保持合作,紧跟国际技术发展步伐,千方百计设法进入机器人产业的中上游,用互联网思维开拓中高端市场,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工业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制造升级的新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