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探头” 决定汽车自动化控制程度

   日期:2015-07-20     评论:0    
核心提示:从全球来看,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市场。传感器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探头”,被称为汽车的大脑和五眼。传感器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汽车控制系统级别的高低,它用得越多,汽车的电子化越全面,自动控制程度也就越高。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未来传感器的应用还将增加。

从全球来看,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市场。传感器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探头”,被称为汽车的大脑和五眼。传感器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汽车控制系统级别的高低,它用得越多,汽车的电子化越全面,自动控制程度也就越高。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未来传感器的应用还将增加。

自主品牌太低端

博世在45年前就开始研发传感器,霍尼韦尔每年拿出18%的研发费用来研发,森萨塔于2011年收购了霍尼韦尔的几大类车载传感器业务,大陆收购了西门子车载传感器业务……

这几年,外资零部件企业加紧布局车用传感器市场,现在这些企业在车用传感器几大应用领域都各有专长,处于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此外,这些外资企业更愿意把传感器和其他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比如,博世在ABS领域处于绝对的垄断,大陆在氮氧传感器上占领中国市场,法雷奥在低速自动泊车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IHS环球透视MEMS与传感器部门高级总监JérémieBouchaud 说道,“博世在2014年加强了其在MEMS 行业的领导地位,公司在极为分散的MEMS市场中占有率达到12%。

目前中国90%的车用传感器市场被大陆、博世、德尔福、森萨塔、霍尼韦尔等几家外资企业垄断。国内车用传感器企业只能做油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相对低的传感器。我国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平传感器上技术已经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给外资企业代加工,比如合肥邦立电子给博世ABS配套传感器。

目前雷达、ABS 等越来越多地成为整车企业的前装产品,这一类的传感器需求迅速上升。此外,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给大陆、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外资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垄断性的地位。比如在发动机运行管理系统中和废气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比较严格,大陆研发出的一款氮氧传感器就迅速垄断了市场。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动力总成系统部传感器及执行器部亚太区业务发展经理李鹏告诉记者:“氮氧传感器拥有专利技术,正好赶上中国汽车排放升级,所有的柴油车都需要安装这款传感器,可以说这款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是100%。”

材料和工艺制约发展

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首。日本工商界人士声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美国同样非常重视传感器材料和工艺研究以及技术的开发。各国企业也竞相加速对传感器的开发和产业化。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固态传感器发展中心每年用于设备投资就有5000万美元,目前拥有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单晶生长、加工、图形发生器,对步重复照像、自动涂胶和光刻、等离子刻蚀、溅射、扩散、外延、蒸镀、离子注入化学气相沉积、扫描电镜、封装和屏蔽动态测试等最先进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而且是大约每3年左右就要更新其中大部分仪器设备。声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技术领先水平。英飞凌平均每年投入销售额的 17%用于研发,生产压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胎压传感器等系列产品。

我国的汽车传感器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水平相差10多年。国内企业生产的曲轴位置、车速传感器有不少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传感方式,存在准确度低、分解能力差、信号精度不高、抗干扰性弱等问题,而国外同类产品早已采用光电式,有效避免了上述弊端。传感器的材料也从金属发展成为半导体、陶瓷、光学纤维等材料。而在这些方面,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正逐渐拉大。缺市场、缺研发资金、缺新技术,三者相互制约,产生恶性循环,国内企业的劣势日益明显。“虽然传感器原理不难,也不保密,但最关键的工艺部分是保密的。”李松林告诉记者,此外,很多自主传感器公司的原材料也是需要从国外进口。“氮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等附加值高的传感器,目前国内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合肥邦立电子股份公司董事长方锡在采访中表示,国内企业生产的汽车传感器产品大多只能满足小批量、低水平车型的配套需求,而众多大批量生产的轿车、轻型车及部分载货车所采用的高水平汽车传感器则是依赖进口。

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量上不去,成本压不下来,与主机厂接洽太困难。李松林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大部分国内传感器企业的现状。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