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让机器开口“说话”

   日期:2015-07-07     来源:中国测控网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虽然已经发布,但是制造业智能化不会一蹴而就,产业界还是需要认清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托起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纵观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并且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那么,如何实现制造业的三化,并且最终取得智能化的成果,中国测控网认为目前风靡全球的物联网尤其是M2M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而这也是全球目前公认的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最佳路径。

物联网这个概念,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作为物联网四大核心技术之一的M2M,重点在于机器对机器的无线通信,存在以下三种方式:机器对机器,机器对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对机器。在M2M中,传感器是基础,它起到的是收集信息的作用。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事物的震动频率、压力、温度、红外线、加速度等特征以感知事物的状态,从而收集信息。在传感器领域内,传感器节点两两相互联系,通过无线传感器网互相传递信息,汇聚节点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的节点。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数据中心以及用户终端。通过各种网络,数据收集回来后还要进一步加工处理,再重新返回云端。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采集回来的信息需要经过处理,再次传输给机器的指令,则是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的调整指令,这和人的神经系统比较相似,而机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则是人的双手。

在这个过程中,物联网技术下的机器具备了完全感知能力,可以将生产第一线的资料通过网络传输给决策中心,这是制造业智能化的第一步,就是让机器学会开口说话。而用户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便可以对生产线上的情况一目了然,并且实时调整生产进程。机器开口说话,让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有了基础和可能。

但是,物联网要想真正实现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并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联合一位伙伴,那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通过更广泛的资料整理、发掘不同事物和各种异常情况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用户对于机器所发生的状况即使能够做到实时监控,但是发现问题要想迅速判断分析并进行正确处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支持的,而大数据则可以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即使是明显不属于同一领域之间的问题,也是存在其内在联系的。了解这些,是用户作出正确决策的依据所在。

最初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笔者的感慨还是很多的:首先是因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稍微不留神就会落伍;其次是感觉现代社会不仅在经济上走向两极分化,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科技界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最后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虽然已经发布,但是制造业智能化不会一蹴而就,产业界还是需要认清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托起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