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汽车厂的机器人杀人事件,这两日在互联网上被报道得铺天盖地,沸沸扬扬。这起偶然性的操作事故,却将机器人智能化这个在学术界争论已久的话题又牵扯了出来。无论关注此事的人们有着什么样的理由,也不管科学家和经济寡头对此心怀忧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透过重重迷雾,中国测控网却从中看到了全球机器人产业更加明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毫无疑问那就是智能化。
科学研究自有其特性,且必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就像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初衷只是为了减少人们在开山架桥过程中所遇到的险阻,但是最终战争却给了炸药更大的用武之地。我想,即使他不发明炸药,也会有其他人将其发明出来。即使人类最终没有发明炸药,也会发明出其他的杀伤性武器。须知,人类的战争史始终伴随着进化史而存在,从不因武器简陋而稍显人道。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应用完全取决于人类自身。那么面对新的科技方向,我们只能够坦然面对,并且在设计和使用的时候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其造福人类的一面,减少其隐患和危害性。
其实纵观全球,机器人或者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其实还远远没有走到我们想象的那一步,更不可与美国大片中的超能机器人相提并论。所谓智能化,也只是建立在测控、数控与自动化工程的基础上,就像上文提到的机器人杀人事件,也许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仅仅只是个机械手臂,在人类的错误操作下导致了事故发生,这与人们开着汽车在路上撞到行人其实没有本质性的区别。机器人的智能化,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还是需要停留在对于机器的感知、数据传输、分析处理等测控基础技术之上,即使是在国外顶尖的机器人研究机构里,科学家们能做的也仅仅是研究如何提高机器人的负载量、移动范围、准确性、稳定性和运行速度上面。现在以及一段时间内,我们看待全球性的机器人问题,事实上可以忽略掉后面的“人”字,说穿了那只是一台机器。
但是,事实上机器人的研究远不止此。人类研究机器人的主要目的,目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作为机器,可以将人类从繁杂的劳动特别是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个需求是与当前世界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密不可分的。另外一方面,机器人由于自身的特性,可以帮助人们从事一些一般机器所无法完成的工作,并且其自身不受操作环境限制,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在高温、高危、缺氧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和环境中开展工作,因此成为了人类在未来高新科技、航空航天、核能电能等重要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的利器。而这些方面,往往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甚至决定世界格局变幻、改变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领域,由不得我们不加以重视。
除了现实原因,事实上自从人类产生智慧开始,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受科技能力的制约,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探索形式。所以,在当今这个全人类集中探索宇宙空间的航天时代,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智能机器人既然代表人类未来科研的重要方向,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在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对于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并在各个阶段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智能机器人研究工作方向不出偏差,程序可靠可控。
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这是中国的古人都知道的一个道理。柯达因为惧怕数码相机时代来临而将技术雪藏,最终被产业彻底淘汰,说明了科技力量和历史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的科学界和实业界要奋起直追,沿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根据人们生活、探索、发展的实际需求,学习、结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强创新,矢志研发,不断加强机器人以及智能机器人产品的研究,力争在工业制造、生物工程、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取得创新突破,既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也为其他领域的科研探索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和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