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健康设备:数据有疑问?

   日期:2015-06-10     来源:淮海晚报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可以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穿戴设备和运动应用程序(APP)逐渐成为市民的新宠。有人笑言,这年头,不带个智能穿戴设备,手机里不装个运动APP,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很多人吃饭、走路甚至睡觉都会随身带着这些装备,而每晚睡觉前的“健康数据”统计更是成了每天的必备功课。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人体健康得出的数据到底准不准呢?

  又到了可以秀大腿的季节,在市区某单位上班的张楠楠早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平时都要上班,回家之后还得忙家务,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我还是从同事那里知道智能手环的,才花费不到100块钱,但是它不仅能对我每天走了多少路和爬了多少楼层有个精确的统计,甚至每天睡了多少小时都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我怎能不买呢?”在张楠楠看来,这种手环确实好用,每个人对自己的运动情况都能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让减肥计划变得更加精确。

  张楠楠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智能手环。记者发现,这就是一个紧贴手腕的手环。张楠楠通过手机上的程序来操控它,可以对自己每天的运动量和睡眠时间进行统计。“在统计表上我可以看出自己每天做了多少运动,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这种设备很适合我,只要朝手上一带就好了,确实很方便。”当记者问张楠楠,这些数据准不准时,她稍微愣了一下,说:“应该准吧。”

  

可穿戴健康设备:数据靠谱不?

  一位市民展示其智能手环和相应的运动APP

  面对这些新奇的玩意,孩子们也特高兴。市区某小学的庞老师就告诉记者,刚开始她看见班里好多学生的手上都戴着手环,各种颜色都有,“起初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直到她们把自己的运动数据从手机里抄到本子上,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运动手环。”庞老师表示,很多调皮的男同学为了达到设定的数据,一下课就跑前跑后,“不管它准不准,反正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为了健康运动运动也蛮好的。”

  这么好的东西,智能达人孙倩也没有错过,“我觉得这个小手环特适合我爷爷奶奶戴。老年人嘛,总想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索性我就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我好对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有个了解,俩老人没事的时候还会在家里比谁走得路多,谁的深度睡眠时间长,有时候还挺逗的。”记者看到,相比张楠楠的智能手环,孙倩的手环要先进很多,“这个手环的价钱要稍微贵一点,它还能检测心率。现在每隔几天我就会了解爷爷奶奶的各项生理数据,对爷爷奶奶的健康状况心里有个数,我觉得这钱花得值。”

  ◎数据靠不靠谱?

  智能设备得出的监测数据到底靠不靠谱?专业软件工程师沈经理告诉记者:“原理很简单,只要在这些可穿戴智能设备上装上各种传感器就可以了,像有些测心率甚至血压的则要紧贴身体某些指定的部位。”至于软件部分,沈经理表示,这都是配合这些传感器写的程序,但也只能测出个大概,并不是100%准确的。“智能手环里的感应器是通过手臂甩动的幅度来检测步行的数据的,但是如果你拿着它们空甩,同样会有数据产生。至于爬的楼层就更有出入,感应器是根据重力的落差算出爬的楼层,即使你坐电梯,也会有数据产生,而它们再根据相关的定值数据来测算出人们消耗的卡路里,这样的数据肯定是不准确的。”

  沈经理还提醒大家,这些设备记录的相关数据并不能作为医疗数据直接使用,“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只能给人们提供相关参考,虽然不会出什么大差错,但想要100%准确,单靠这些小玩意是不太可能的。”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市区一医院主任中医师周兴武。“运动是有个体差异的,如果设定一个笼统的标准来限制个体差异极强的个人,肯定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处在生长期的小孩和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的老人。”周兴武表示,每个人消耗的卡路里的数量是根据个人的体重、身高和年龄等因素综合产生的,而个人需要多大的消耗量也要由个人情况和体质决定,“每个人的运动习惯和体质都不同,因此运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周兴武表示,这些智能设备产生的数值通常大多数的医院是不认可的。这些智能设备玩玩可以,要是想精确地掌握自己的各项生理指标,用简单的数据统计算出的精确值肯定是不准确的。“单靠这些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市民不能迷信,毕竟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才是最了解的,只要做到科学合理运动,我想应该就可以了。”(记者 马超 通讯员 申琳琳)

  新闻加点料:可穿戴式设备是什么?

  智能手环只是形形色色可穿戴式设备中的一种,从谷歌眼镜到各种手表,甚至鞋和服装,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式设备走进人们的视野。对于可穿戴式设备,业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总体上来讲,它是借助传感器,通过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或交互,服务或挖掘用户的特定需求。作为一种新理念诞生的智能设备,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当前,可穿戴式设备已经嵌入了拍照、语言操作、镜片导航,以及对体重、血压、食物摄入、睡眠习惯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在资本推动下,大大小小的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将各种传感器、电池和电子元件组合起来,使可穿戴式设备成为很多创意的实现平台。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