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加速行业洗牌,龙头企业的盈利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重点扶持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工厂等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目前正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中国版“工业4.0”规划,资本市场的反应迅速,相关上市公司受益匪浅。据媒体报道,规划涉及的产业和企业,市值出现了大幅度和连续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工业4.0”规划的憧憬和期望。一段时间以来,以“互联网+”为龙头,围绕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上市公司纷纷抢先布局,相关资本运作密集。但是,市场竞争也会异常激烈。一方面,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互搏生死,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也要在市场证明谁更强大,甚至赢者通吃。但经济发展大趋势不可改变,资本市场“喜新厌旧”的产业选择态势不可改变。《中国制造2025》不仅会加速行业洗牌,在行业内选择强者也在所难免,各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强势也许会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公司利润大增长新产业终于叫好又叫座
据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2014年整体业绩保持增长超5%,但增长差异性进一步拉大。银行、煤炭等传统行业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保持高成长。在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长的情况下,“好公司”背后,仍然存在着隐忧,银行业虽然继续“称霸”,但其不良贷款的整体上升还是让不少投资者揪心。地产股看似回暖,但行业复苏势头仍不明确。“坏公司”的阵容更令人担忧,十大亏损公司全是国企,钢铁、有色金属、航运、设备制造等行业仍是亏钱大户。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表现抢眼,受益于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催生的增量市场,2014年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长21.94%,净利润增长29.92%。其中,互联网行业表现突出,2014年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41.59%。
一直以来,互联网企业以“叫好不叫座”出名,赚不上钱敢烧钱,是互联网企业的“特点”——显然,各类投资者对互联网概念大笔投入趋之若鹜,绝不是因为现在不赚钱,而是认为未来能赚大钱。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互联网企业大言不惭地在烧钱,前几天,媒体报道一家知名的互联网营销平台也还在大笔赔钱。做企业总是要赚钱的,不论你的概念有多新、技术有多高、影响力有多大,企业如果总不赚钱,那只有关门大吉这一条出路。远的不说,2000年纳斯达克市场互联网股价崩盘、互联网概念堕入谷底,原因可能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恐怕还是盈利模式的问题。现在,终于看到了互联网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的报道,叫好又叫座终于来到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是每个互联网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焦点。
产业升级还需综合努力企业转型未必“一网就灵”
位于江西的安源煤业,在2014年业绩可称“惨淡”。去年,安源煤业盈利9542万元。这个数字创出近4年以来的最低值,仅相当于2011年5亿元的净利润的1/5。反差更明显的是,9542万元的净利润,是建立在107亿元营业收入基础上完成的。同时,达到该净利润,还要拜拿到了5898万元的政府补助所赐。种种努力下,今年一季度,安源煤业的情况仍未见好转。今年前三个月,安源煤业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同比下降64.63%;同期净利润仅92.8万元,同比下降71.92%。分流7000 人后的安源煤业,员工总数仍接近2.6万人。也就是说,2.6万名员工忙活了3个月,仅赚了不到100万元。
业绩如此平平,但在二级市场上却大幅上涨。原因何在?原来,4月28日,安源煤业公告称,公司设立的江西省煤炭交易中心推出的“煤炭交易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经试运行状态良好,已于当日上线。“触网” 之后,股价果然表现不错。虽然二级市场反应热烈,但从此前各地区相继建立过一些煤炭交易中心看,业务量和盈利状况都不令人满意。由于许多煤炭交易中心交易一直不景气,全国性的煤炭交易中心已经由鼎盛时的40个减少到了20多个。换言之,各行各业愿意嫁接新技术、愿意向新兴行业转型是好事,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但未必能“一网就灵”。特别是背着较大包袱的传统资源类企业,仅靠营销方面连上互联网,是否能彻底翻身,实在不乐观。对此,涉事企业和投资者都要清醒。
主动退市为ST开新路法规需防坑害投资者
据报道,*ST二重5月16日公告,2015年 5月15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至此,*ST 二重将成为2014年退市新政公布后,首家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其终止上市的决定日期为2015年5月15日,摘牌日期为2015年5月21日。虽然*ST二重申请了主动退市,但公司亦表示,“公司将通过减轻负担、改善资产质量、深化内部改革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具备重新上市条件的前提下,积极争取重新上市”。公告显示,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资本市场爱争第一,主动退市虽然不是什么大利好,但“主动”退市第一家,又让相关公司被媒体报道。根据证监会有关退市的新规,申请主动退市后,公司可以随时选择重新上市,而如果是强制退市,则公司应在规定的间隔期届满后,才能提出重新上市申请。这恐怕也是*ST二重最后选择主动退市的原因之一。*ST二重的主动退市似乎给ST们开辟了强制退市之外的第二条退市道路。据了解,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强制退市,如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为8%,主动退市占近2/3的比重。这与非主动退市占比近100%的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也要看到,我国证券市场相关规则并不完善,因此,主动退市缺乏可操作性的相关制度指导,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足够保护。也要防止在主动退市机制建立以后,一些上市企业借此逃避监管、坑害投资者、恶意退市的状况出现。因此,第一家主动退市案例出现后,应该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堵塞法规漏洞,让主动退市逐步发展为“新常态”,也让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