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也是中德创新合作年。随着中德两国交流的深入,中德合作已不仅仅以经贸往来为支撑点,双方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的合作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国正在开展的“工业4.0”合作便是一个例证。
“工业4.0”是德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德国希望借助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保持其全球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异曲同工。
去年10月,中德双方在举行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宣布,两国将建立“工业4.0”对话,欢迎两国企业在该领域开展自愿、平等的互利合作,支持两国企业集团及行业协会之间加强交流。为此,两国政府将提供更为有利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支持,并在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框架下着眼“工业4.0”开展更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
在今年3月举行的以中国为伙伴国的德国汉诺威IT展上,中德双方都更加明确地表现出深化合作的意愿。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高科技研发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德中在数字经济领域各有所长,两国就此开展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展会期间,华为公司举办了一场圆桌会议,邀请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和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一起讨论“工业4.0”议题,并与欧洲最大软件公司思爱普签署谅解备忘录,在物联网创新研发方面展开合作。
浪潮集团等其他一些中国企业也打算在德国设立研究中心,加强与德国在生产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德国业界专家表示,中德优势互补,可成为引领“工业4.0”发展的“双引擎”,双方在基础技术研究、产业应用、人才培训等广泛领域都有合作潜力。
“工业4.0”只是中德创新合作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中德之间已经建立了创新政策平台、电动汽车平台、清洁水平台、生命科学平台,并在半导体照明、海洋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科技处参赞赵清华说,中德科技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重实践等特点,已成为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在近几年取得积极进展,早已不是单行线。双方合作得到政府支持,以及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可持续经济发展项目经理、中国研究专家容恺桦说,中德创新合作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德两国把今年作为创新合作年,表明两国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创新上的合作。中德良好的双边关系对中欧关系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