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食品问题的爆发,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更为关注。包装质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键屏障,包装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食品的安全与否。业内分析,自动化程度越高那就意味着食品就越安全,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人越少,那么就能保证食品被接触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包装设备越先进,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高,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食品接触污染的机会就越少。
确保食品安全 自动化技术在包装设备领域应运而生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发展拥有着巨大的潜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未来微电子、电脑、工业机器人、图像传感技术和新材料等在包装机械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企业亟须学习和引进新技术,向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灵活性强、技术含量高的 包装设备进军。
自动化技术在包装机械自动化设计中有两个特点:1.单独电脑控制单独机械手。包装机械需要用多个机械手完成复杂的包装动作。摄像机在电脑控制下摄取信息和监控机械手的工作情况,机械手按程序指令完成指定动作,保证包装的完成及包装的质量。2.能够高度分辨材质和厚度。人眼不能轻易辨别包装过程中所用包装材料的厚度和材质,因此,包装机械设计时常利用摄像机和探测器在电脑控制下分辨材料厚度和在包装过程中材料发生的变化。摄像机可以自行检查和辨别摄像的图片,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食物和包装机械高中等级低产物自动化水平距离大。高中档食物和包装机械中自动化产物均匀约占销售额的8%12%,遍及使用PLC、变频器、合资低压电器产物,局部使用人机界面。等级低食物和包装机械中,自动化产物均匀约占销售额的3%5%,大多数仍是使用继电器操控,不使用变频器,使用国产低压电器产物,根本不使用人机界面。为了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缩短包装机械开发设计周期。
人们对包装机械要求的日益提高,良好的柔性和灵活性也成为了包装机械设计要达到的目标,自动化技术可以完美地实现这一要求。包装机械要兼具良好的柔性、灵活性和较高自动化等特点,必须大量运用微电脑、模块和单元组合。
未来的包装机械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促进包装设备总体水平提高。例如高智能数控系统、编码器及数字控制组件、动力负载控制等新型智能设备已经普遍应用到包装机械设备中,使设备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具有独立性、灵活度、操作正确性、高效率和兼容性。食品加工的高度效率化,主要是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光、电、液、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来实现的,由连续式生产设备代替间歇式生产设备,由专业化生产设备代替通用化生产设备,由人型化生产设备代替中小型生产设备。使生产线实现连续化生产、专业化作业、自动化调节、规模化经营等,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食品机械大型制造企业或跨国公司,大都发展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生产规模大型化的生产设备,以高效率生产赢得市场的竞争能力。
包装机器人在食品包装机械应用中的必要性
包装机器人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而且也很有必要。首先,我国包装机械要满足食品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打破“小而散”的行业态势,在“高精尖”的方向上不断前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几个方向发展。
其次,食品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下,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多种包材和模具更换的包装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国内食品生产厂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有些食品生产厂即使使用包装机械,也只是应用在整个包装链的某个环节上,例如前段包装采用机械包装,而后段包装则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个包装链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是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推行GMP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环。
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包装行业的助力。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包装机器人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避免了食品的二次污染,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符合包装行业自动化趋势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包装行业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中国现在劳动力结构短缺,制造成本急剧上升。自动化可以推动食品包装产业前进,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快捷的生活。据悉,“机器换人”在广东、浙江等工厂涌现。
机器换人简单地说,是用机器来代替人工,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械手、制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机器换人关键理念实质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核心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去替换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是:改变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大幅度减少低技能重复性人工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