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提出工业4.0以来,全球制造业快速转型发展。今年两会上,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制造业又重新回到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工业4.0时代 我国如何打赢新一轮竞争
21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出路,制造业被重新重视起来。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 2012年2月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欧盟也开始从整体上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推出了《德国工业 4.0战略》,英国政府科技办公室也在2013年10月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与此相应,我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即“中国制造 2025”,一时间制造业又重新回到了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美国是利用互联网优势,向未来制造业进化;德国则是基于制造业基础,向未来互联网融合
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政府一直倡导“制造业回归”。奥巴马在其竞选纲领中提出,通过制造业回归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制造业回归主要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能源;二是3D打印技术带来的技术创新;三是美国消费大量复苏所产生的需求驱动。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国家,制造业曾经带给英国300多年的经济繁荣。但是,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将汽车等许多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都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远离工业,而集中精力发展金融、数字创意等高端服务产业。十年前的2004年,英国制造业列世界第四位,现在已经退到了第七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GDP转向负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甚至达到-8.6%。金融危机给英国实体经济带来深重打击,也让英国政府意识到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无法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因此,英国政府开始摸索重振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现18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
在过去三年里面,许多英国企业将一些生产业务逐步转移回英国国内,特别是前两年,每6个企业就有1个将境外生产业务又转移回英国。目前,英国制造业带动了250万人就业,产品占英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多。显而易见,制造业对英国的经济发展,对促进出口和提升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2009到2012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坚挺。德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产业——制造业所维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德国而言,制造业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 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工业增长的不可或缺因素,基于这一共识,德国政府倾力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其关键词是“工业4.0”。